[实用新型]用于双列多行激光3D金属打印机的风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39213.7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49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君利;赵欢欢;关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镭明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12/00 | 分类号: | B22F12/00;B22F12/70;B22F10/28;B33Y30/00;B33Y40/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300393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双列多行 激光 金属 打印机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双列多行激光3D金属打印机的风路系统,包括风路循环回路、风幕压制扰流回路、以及舱室补压降氧通路;风路循环回路包括出风口、回风口、以及外部除尘辅机,出风口安装在成型室顶板下方以及两列扫描振镜中间,两个回风口对称安装在成型室两侧板上,使得成型室内形成“几”字形循环风路,出风口通过外部除尘辅机与两个回风口连通;风幕压制扰流回路包括位于成型室顶板上的蜂窝板、以及外部除尘辅机,蜂窝板与外部除尘辅机出风口连通;舱室补压降氧通路包括安装在扫描振镜外圈的环周气流口、以及用于供压调节的补气管路,环周气流口与补气管路连通。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光路干扰问题,降低了扰流对光路的遮挡及对扫描振镜的污染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选区熔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双列多行激光3D金属打印机的风路系统。
背景技术
在金属3D打印铺粉设备中,由于现有的左右或者前后风场布局,在双列多行激光烧结过程中,近端激光烧结的烟尘会对远端激光烧结的光路产生遮挡进而对烧结质量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双列多行激光3D金属打印机的风路系统,该风路系统解决了近端激光烧结的烟尘会对远端激光烧结的光路产生遮挡、进而对烧结质量造成影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双列多行激光3D金属打印机的风路系统,包括风路循环回路、风幕压制扰流回路、以及舱室补压降氧通路,
所述风路循环回路包括出风口、回风口、以及外部除尘辅机,所述出风口安装在成型室顶板下方以及两列扫描振镜中间,两个所述回风口对称安装在成型室两侧板上,使得成型室内形成“几”字形循环风路,所述出风口通过外部除尘辅机与两个回风口连通;
所述风幕压制扰流回路包括位于成型室顶板上的蜂窝板、以及外部除尘辅机,所述蜂窝板的入口与外部除尘辅机的出风口连通,且蜂窝板与外部除尘辅机的出风口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蝶阀;
所述舱室补压降氧通路包括安装在扫描振镜外圈的环周气流口、以及用于供压调节的补气管路,所述环周气流口与补气管路连通,所述补气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出风口为长条形风刀形式出风口或圆形出风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回风口在竖直方向位于烧结面上方10-20mm位置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回风口横截面沿回风方向逐渐变大。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双列振镜的中间设计长条形风刀形式出风口,风刀形式出风口保证出风口所形成风幕的风速均匀性;在双列激光的两侧设计回风口,两侧的回风口在竖直方向上位于烧结面附近,由此形成“几”字形循环风路,解决了对光路干扰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每个扫描振镜外圈设计环周气流口,以此隔断循环风路的少量上扬扰流对扫描振镜的干扰。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成型室的顶板上整面设计蜂窝孔,以此压制循环风路上扬扰流。
(4)本实用新型循环风场布局可以获得均匀的风场风速,避免了光路干扰问题,同时极大的降低了扰流对光路的遮挡及对扫描振镜的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蜂窝板和环周气流口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成型室;2、出风口;3、回风口;4、蜂窝板;41、蜂窝板的入口;5、环周气流口;6、扫描振镜。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镭明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镭明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392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布草转运车
- 下一篇:一种键盘剪刀脚组装机夹头外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