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电动开关门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39871.6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55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翁伟聪;靳勇;叶力俊;姜雷;贾亚;陈伟松;任新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瓯宝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603 | 分类号: | E05F15/603;E05F15/70;H02K7/116;H02K11/215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丁晓光 |
地址: | 3230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电动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电动开关门机,包括壳体,壳体处固定有电机,电机的侧端设有齿轮组件,齿轮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设有蜗轮及第一传动齿轮,第一转轴的侧部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二传动齿轮及第三传动齿轮,第二转轴的侧部设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上设有第四传动齿轮及第五传动齿轮,第三转轴的侧部设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上设有第六传动齿轮,第四转轴的底部为方形块,第四转轴的底部开有螺纹孔,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一起,第三传动齿轮与第四传动齿轮啮合一起,第五传动齿轮与第六传动齿轮啮合一起,电机的转轴上固定有与蜗轮啮合的蜗杆。本实用新型体积小,扭矩大,精确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装置,尤其是一种微型电动开关门机。
背景技术
电动开合门是利用电机带动连杆来带动门的启闭,现行的开关电机体积大,直接利用电机输出的扭矩来带动,所以需要比较大的电机驱动,而且电机内安装旋转传感器来控制开合门的开合角度,这种方式容易造成极大的误差,万一电机转轴与旋转传感器之间长时间运行而发生虚位情况,易造成电机旋转圈数过多,而易造成对开合门的开启或关闭角度过大的情况,从而会造成发生故障,不利于电动开合门的长时间、高效、稳定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体积小、扭矩大、精度高、长效稳定的新型电动开关门机,满足了用户对于电动开合门长效稳定、精度高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微型电动开关门机,包括壳体,壳体处固定有电机,电机的侧端设有安装在壳体内的齿轮组件,齿轮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壳体处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固定有蜗轮及位于蜗轮上方并固定在第一转轴处的第一传动齿轮,第一转轴的侧部设有转动连接在壳体处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固定有第二传动齿轮及位于第二传动齿轮下方的第三传动齿轮,第二转轴的侧部设有转动连接在壳体处的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上固定有第四传动齿轮及位于第四传动齿轮下方的第五传动齿轮,第三转轴的侧部设有转动连接在壳体处的第四转轴,第四转轴上固定有第六传动齿轮,第四转轴的底部为方形块,第四转轴的底部开有螺纹孔,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一起,第三传动齿轮与第四传动齿轮啮合一起,第五传动齿轮与第六传动齿轮啮合一起,第一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第五传动齿轮之间的齿数比为1:1:1,第二传动齿轮、第四传动齿轮、第六传动齿轮之间的齿数比为1:1:1,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之间的齿数比为1:3,电机的转轴上固定有与蜗轮啮合的蜗杆。这里电机的作用是,提供动力源;这里齿轮组件的作用是,利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来提供大扭矩,从而只需要小功率的电机就能够带动开合门的运转;这里通过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第四传动齿轮、第五传动齿轮、第六传动齿轮的配合可以使得方形块位于合适的位置用于安装连杆,而且能够利用小电机产生大扭矩,从而带动门的启闭。
进一步完善,壳体上固定有霍尔角度传感器,第四转轴的顶端开有圆孔,霍尔角度传感器的转轴配合在圆孔处并利用紧固螺钉紧固一起。这里霍尔角度传感器的作用是,控制第四转轴的旋转角度,从而开启门时,能够方便控制门的开合角,由于直接控制第四转轴的旋转角度及电机的启停,所以门的开合角控制的更准,更精确,不会产生偏差。这里霍尔角度传感器为市面上现有的,可选用山西维特森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泰润达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的产品。
进一步完善,第二转轴上开有第一防转平面,第二传动齿轮上开有与第一防转平面配合的第一配合平面;第三转轴上固定有第二防转平面,第四传动齿轮上开有与第二防转平面配合的第二配合平面。这里第一防转平面、第一配合平面的作用是,能够方便第二转动齿轮的拆卸安装,降低安装难度及降低维修难度,降低成本;这里第二防转平面、第二配合平面的作用是,能够方便第四转动齿轮的拆卸安装,降低安装难度及降低维修难度。
进一步完善,壳体上设有一组轴承,各轴承的外圈固定在壳体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的上下端均固定在轴承的内圈处。这里轴承的作用是,大大降低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旋转时的阻力,从而蜗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第四传动齿轮、第五传动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瓯宝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瓯宝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398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基高精密叉指电极
- 下一篇:一种化工环保用污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