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急诊护理吸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39957.9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94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梅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张春慧 |
地址: | 23169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诊 护理 吸氧 装置 | ||
一种急诊护理吸氧装置,包括滑动板、螺纹杆、第一转动球、横板、连接杆、第二转动球、连接块、夹板、转动板、固定轴和用于滑动连接滑动块的急救床;滑动板上设有第一滑槽和安装槽;第一转动球滑动连接第一滑槽的内壁,第一转动球连接横板;滑动板滑动连接螺纹杆;螺纹杆连接滑动块,螺纹杆上设有用于确定滑动板位置的限位组件;夹板连接转动板;转动板上设有圆环;连接块上设有第二滑槽;固定轴安装在凹槽内,固定轴上设有扭簧;第二转动球滑动连接第二滑槽,第二转动球连接杆连接;连接杆内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进气端设有进气管,第二通孔的出气端设有吸氧罩。本实用新型便于将吸氧装置安装在急救床上,提高吸氧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急诊护理吸氧装置。
背景技术
急诊急救护理原则:迅速、准确、有效,包括现场急救、转送中救护和急诊室救护,其中无论是现场救护、转送中救护还是急诊室救护,一旦患者丧失自主呼吸能力,或呼吸困难,都需要使用到急诊护理吸氧装置,以确保患者的正面供氧。
现有的急诊护理吸氧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医护人员用手将呼吸罩固定在患者的口鼻处,并且需要用手将氧气瓶托住,在对患者进行急救时十分影响担架或病床的移动速度,并且固定不稳,患者的吸氧效率低,降低了抢救成功的几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急诊护理吸氧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将吸氧装置安装在急救床上,提高吸氧装置的实用性。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急诊护理吸氧装置,包括滑动板、螺纹杆、第一转动球、横板、吸氧罩、连接杆、第二转动球、连接块、夹板、转动板、固定轴、扭簧、进气管和用于滑动连接滑动块的急救床;
滑动板上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为球形槽,第一滑槽在滑动板上设有安装槽;第一转动球滑动连接第一滑槽的内壁,第一转动球穿过滑动板并连接横板;滑动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滑动板滑动连接螺纹杆;螺纹杆连接滑动块,螺纹杆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螺纹杆上设有用于确定滑动板位置的限位组件;
夹板和转动板均设有两组,两组夹板并排分布,两组夹板相互靠近的端面夹紧横板的侧端面,两组夹板分别对应连接两组转动板;两组转动板相互靠近的端面上均设有两组圆环;
连接块朝向横板的端面上设有凹槽,连接块远离横板的断面上设有第二滑槽;凹槽在连接块上设有开口;固定轴安装在凹槽内;扭簧和多组圆环均转动设置在固定轴上,扭簧位于多组圆环之间,扭簧的两侧伸长端分别压紧两组转动板相互靠近的端面;第二滑槽为球形槽;第二转动球滑动连接第二滑槽,第二转动球穿过连接块并与连接杆连接;
连接杆内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为L型通孔,第二通孔的进气端连接进气管,第二通孔的出气端连接吸氧罩。
优选的,限位组件包括弹簧和螺母;
滑动块朝向滑动板的端面上设有第三凹槽;螺纹杆连接第三凹槽的内壁;弹簧套设在螺纹杆上,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第三凹槽的内壁和滑动板;螺母螺纹连接螺纹杆,螺母位于滑动板远离滑动块的一侧,螺母与滑动板压紧。
优选的,还包括延长板;横板内设有安装仓;延长板滑动连接安装仓的内壁,延长板远离滑动板的一端穿出横板。
优选的,延长板与安装仓滑动连接的端面上设有橡胶垫。
优选的,每组夹板均为弧形板。
优选的,还包括按压板;按压板连接滑动块的一侧端面。
优选的,按压板上设有防护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梅,未经杨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399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腰椎穿刺固定带
- 下一篇:厨余垃圾处理器的壳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