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杆泵综合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39960.0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07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柯建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创为真空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15/00 | 分类号: | F04C15/00;F04C2/107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3 | 代理人: | 公孙鸿健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杆 综合 密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杆泵综合密封结构,属于螺杆泵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螺杆泵密封效果差的问题。本螺杆泵包括泵体和固连在泵体一端的密封罩,泵体中设有螺杆且螺杆的转轴伸入到密封罩内部的平衡腔中,密封结构包括套设在转轴外的轴承座和离心盘,离心盘位于平衡腔中,轴承座伸入到平衡腔中的部分为密封部,密封部的外侧壁为呈锥面形的导向壁,导向壁上具有凹入设置的且呈环形的导油槽,密封部口径较小的端部嵌入设置在离心盘中。本螺杆泵综合密封结构具有密封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螺杆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螺杆泵综合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螺杆泵是将螺杆放置在泵体内,依靠由螺杆和衬套形成的密封腔的容积变化来吸入和排出介质。
现有的螺杆泵,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干式双螺杆压缩机[申请号:201822270955.5;授权公告号:CN209354352U],包括泵体、密封罩和齿轮罩,泵体内设有能相互啮合的两个转子,密封罩设置在泵体和齿轮罩之间,齿轮罩上外接有能维持泵体与齿轮罩内压力平衡的增压管道,密封罩内设有能将泵体与齿轮罩隔开的密封组件。
该种结构的双螺杆压缩机,增压管道与压缩氮气连通,压缩氮气通过增压管道进入到齿轮罩内,使泵体内的压力与齿轮罩内的压力维持平衡,实现泵体和齿轮罩之间的气密封。但是该种结构的双螺杆压缩机,螺杆泵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部分被抽介质从泵体内腔中进入到平衡腔中,该被抽介质会粘附在转子轴上,然后存在沿着转子轴进入到润滑油腔中的问题,导致润滑油失效,从而使双螺杆压缩机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螺杆泵综合密封结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螺杆泵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螺杆泵综合密封结构,螺杆泵包括泵体和固连在泵体一端的密封罩,所述泵体中设有螺杆且螺杆的转轴伸入到密封罩内部的平衡腔中,其特征在于,密封结构包括套设在转轴外的轴承座和离心盘,所述离心盘位于平衡腔中,所述轴承座伸入到平衡腔中的部分为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的外侧壁为呈锥面形的导向壁,所述导向壁上具有凹入设置的且呈环形的导油槽,所述密封部口径较小的端部嵌入设置在离心盘中。
螺杆泵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部分被抽介质从泵体内腔中进入到密封罩内部的平衡腔中,该被抽介质会粘附在离心盘上,离心盘随螺杆旋转时,将粘附的被抽介质甩到平衡腔的腔壁上,然后该被抽介质沿着平衡腔的腔壁流出,不会粘附到转轴上,不会通过转轴流向润滑油腔,提高密封性效果。同时导向壁呈锥面形,使滴落到密封部上的被抽介质会沿着导向壁流动到导油槽中,再从导油槽中滴落,不会粘附到转轴上,不会通过转轴流向润滑油腔,提高密封性效果。密封部口径较小的端部嵌入设置在离盘中,一是使结构紧凑,二是使离心盘和密封部遮挡整个转轴,使被抽介质不会粘附到转轴上,不会通过转轴流向润滑油腔,提高密封性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螺杆泵综合密封结构中,所述导油槽部分位于离心盘中。合理利用空间,结构紧凑,离心盘在旋转的过程中可以将粘附在导油槽中的被抽介质甩出,保证导油槽中的被抽介质能够排出。
在上述的一种螺杆泵综合密封结构中,所述密封罩中具有供转轴穿过的通孔,所述离心盘与通孔相邻设置,所述离心盘与通孔周围的平衡腔腔壁之间具有间隙。螺杆泵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部分被抽介质从泵体内腔中进入到平衡腔中,由于离心盘的位置,该被抽介质会粘附在离心盘上,离心盘随螺杆旋转时,将粘附的被抽介质甩到平衡腔的腔壁上排出,不会粘附到转轴上。
在上述的一种螺杆泵综合密封结构中,所述离心盘到平衡腔腔壁顶部的距离大于离心盘到平衡腔腔壁底部的距离。该种结构,使被抽介质可以更好的被排出。
在上述的一种螺杆泵综合密封结构中,所述密封罩的底部具有排污通道,所述导油槽位于排污通道的正上方。导油槽中的被抽介质滴落后直接从排污通道流出,不再粘附到平衡腔的腔壁上,被抽介质排出顺畅,不会堆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创为真空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创为真空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399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母线电流采样电路
- 下一篇:一种螺杆泵排气稳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