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渠内截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40913.8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84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周蓉;王绍贵;张炜璇;陈冬育;闫新秀;黄铄淇;袁维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冶金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E03F5/02;E03F3/02;E03F9/00;E03F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08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渠内截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渠内截污装置,包括箱渠和截污管,箱渠用于流通雨水,截污管用于流通污水,所述截污管布置在所述箱渠内部,所述截污管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用于连通现状污水管,所述出水口用于连通污水收集处,使用过程中,雨水通过箱渠进行流通,现状污水管中的污水从进水口进入截污管,然后从出水口流出到污水收集处,由于截污管布置在箱渠内部,所以节省了截污管在箱渠外部所占用的空间,解决了在狭窄的地方无法布置截污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用于市政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市政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渠内截污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城镇旧城区内往往建有雨水箱涵进行防洪排涝,由于传统城市排水体制为雨水跟污水在箱涵中合流,为了实现雨污分流,一般都需要铺设截污管道,但是部分箱渠位于较窄的社区道路,两侧空间狭小,没有足够的空间用来敷设污水管道,导致无法对排入箱渠的污水进行截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新型渠内截污装置,能够有效解决无法在狭窄区域无法敷设污水管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渠内截污装置,包括
箱渠,用于流通雨水;
截污管,用于流通污水,所述截污管布置在所述箱渠内部,所述截污管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用于连通现状污水管,所述出水口用于连通污水收集处。
上述技术方案中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使用过程中,雨水通过箱渠进行流通,现状污水管中的污水从进水口进入截污管,然后从出水口流出到污水收集处,由于截污管布置在箱渠内部,所以节省了截污管在箱渠外部所占用的空间,解决了在狭窄的地方无法布置截污管的问题。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截污管贴紧所述箱渠内壁设置。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截污管外侧包封混凝土。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截污管包括主管道、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分别设在所述主管道两端且均与所述主管道连通。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支管上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与所述进水口对齐,所述溢流口上安装空腔拍门。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主管道上安装有波纹补偿器。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出水口处安装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波纹补偿器。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主管道上设有第一检查口。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的顶部开口形成冲洗口。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箱渠上设有与所述冲洗口相对应的第二检查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E-E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A-A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B-B处剖视图;
图5是图1中C-C处剖视图;
图6是图1中D-D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冶金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冶金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409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