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的汽车门框饰条加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43270.2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22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罗钊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敏惠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B23P2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135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汽车 门框 加工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的汽车门框饰条加工系统,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设置的弯曲机、锯床、冲床以及组立检验平台,其中,弯曲机设有第一投放入口,锯床设有第二投放入口,冲床设有第三投放入口,第一投放入口朝向组立检验平台设置,两台冲床设置在第一投放入口的两侧,一个第三投放入口朝向另一个第三投放入口设置,两台锯床设置在第一投放入口的两侧,一个第二投放入口朝向另一个第二投放入口设置。通过对该加工系统各机器位置的合理设置,优化了汽车门框饰条加工作业过程,使各工序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加快生产效率更快,进一步地,极大地利用了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的汽车门框饰条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现有的汽车门框饰条加工包括弯折、锯切、冲切以及组立等工序,但是现有的汽车门框饰条加工作业过程并不是最优的,各工序之间衔接也不紧密,生产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漏工序的情况,制造出来的产品精度和稳定性都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的汽车门框饰条加工系统,能够合理优化汽车门框饰条加工作业过程,使各工序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加快生产效率更快。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的汽车门框饰条加工系统,包括用于弯折汽车门框饰条的弯曲机,所述弯曲机设有第一投放入口;至少两台锯床,所述锯床用于接收和锯切经过所述弯曲机弯折的汽车门框饰条,所述锯床设有第二投放入口;至少两台冲床,所述冲床用于接收和冲切经过所述锯床锯切的汽车门框饰条,所述冲床设有第三投放入口;以及组立检验平台,所述组立检验平台用于接收和组立经过所述冲床冲切的汽车门框饰条,其中,所述弯曲机、所述锯床、所述冲床以及所述组立检验平台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投放入口朝向所述组立检验平台设置,两台所述冲床设置在所述第一投放入口的两侧,一个所述第三投放入口朝向另一个所述第三投放入口设置,两台所述锯床设置在所述第一投放入口的两侧,一个所述第二投放入口朝向另一个所述第二投放入口设置。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锯床与所述组立检验平台之间设有中转机构,所述中转机构包括第一中转架和第二中转架,所述第一中转架靠近所述第二投放入口,以接收和放置锯切好的汽车门框饰条,所述第二中转架处于所述锯床与所述组立检验平台之间,以接收和放置冲切好的汽车门框饰条。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转机构还包括机器人,所述机器人朝向所述第三投放入口,所述机器人位于所述第一中转架和所述第二中转架之间,所述机器人用于将汽车门框饰条放入所述冲床以及将汽车门框饰条从所述冲床取出。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依次设置的弯曲机、锯床、冲床以及组立检验平台,其中,弯曲机设有第一投放入口,锯床设有第二投放入口,冲床设有第三投放入口,第一投放入口朝向组立检验平台设置,弯曲机、锯床、冲床以及组立检验平台之间形成一条供生产人员作业通道,第一投放入口作为通道的起点,组立检验平台作为通道的终点,第二投放入口和第三投放入口均设置在通道的两侧,通道中的生产人员依次将汽车门框饰条经各投放入口投入到各个机器之中,通过合理设置各个机器的位置,方便生产人员进行物料的投放,工作时,实现各工序之间无缝衔接,优化了作业过程,组立检验平台上还可对汽车门框饰条进行校检,可避免漏掉工序,实现在该自动的汽车门框饰条加工系统中,通过各个机器的有序工作,完成对车门框饰条的加工,加快了生产效率,进一步地,该自动的汽车门框饰条加工系统还合理的利用了空间,减少了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透视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透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敏惠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敏惠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432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管体的附壁式下开堰门
- 下一篇:一种模具快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