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能计量表接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43438.X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73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孙碧柔;樊淑贤;张庞;崔会员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04 | 分类号: | G01R11/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隆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40 | 代理人: | 陆滢炎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能 量表 接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电能计量表接线装置,具体涉及电能计量表接线装置领域,包括计量表本体,所述计量表本体一端固定设有接线座,所述接线座内部活动设有一号接线板,所述一号接线板顶部活动设有固定板,所述一号接线板一端设有排线机构,且排线机构可拆卸设于接线座内部,所述一号接线板底部设有二号接线板,所述二号接线板内部贯穿有导柱;所述一号接线板内部开设有过度槽、固定槽和开口,且固定槽连通设于过度槽一端,所述开口位于过度槽一侧;所述固定板顶部固定设有连接柱和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板,无需完全拆卸固定螺栓即可快速连接及拆卸接线板,加快连接及拆卸速度,提高接线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能计量表接线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新型电能计量表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当把电能表接入被测电路时,电流线圈和电压线圈中就有交变电流流过,这两个交变电流分别在它们的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交变磁通穿过铝盘,在铝盘中感应出涡流;涡流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从而使铝盘得到转矩(主动力矩)而转动。
现有的电能计量表在接线时,需将固定螺栓完全拆下,合并接线板后再将螺栓拧紧,拆分接线板时,也需要完全拆下固定螺栓,连接及拆卸速度较慢,降低了接线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电能计量表接线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无需完全拆卸固定螺栓即可快速连接及拆卸接线板,提高接线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能计量表接线装置,包括计量表本体,所述计量表本体一端固定设有接线座,所述接线座内部活动设有一号接线板,所述一号接线板顶部活动设有固定板,所述一号接线板一端设有排线机构,且排线机构可拆卸设于接线座内部,所述一号接线板底部设有二号接线板,所述二号接线板内部贯穿有导柱;
所述一号接线板内部开设有过度槽、固定槽和开口,且固定槽连通设于过度槽一端,所述开口位于过度槽一侧;
所述固定板顶部固定设有连接柱和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环绕连接柱的外周设置若干组,所述固定板底部固定设有限位柱,所述固定板对应连接柱的位置开设有穿孔,所述连接柱顶部开设有一号连接槽,所述连接柱底部开设有二号连接槽,且二号连接槽与穿孔之间连通设置;
所述排线机构包括底板和排线板,所述排线板沿底板顶部设置若干组,所述排线板顶部开设有绕线槽,且绕线槽沿排线板水平方向设置若干组。
实施方式为:向一侧移动一号接线板使导柱从开口进入过度槽的内部,再向一端移动一号接线板使导柱从过度槽进入固定槽的内部,一号接线板通过固定槽沿导柱向下滑动,可使一号接线板与二号接线板贴合,转动固定螺丝使其沿螺孔向下移动,固定螺丝底端可在一号连接槽内部转动,同时固定螺丝通过连接柱推动固定板向下移动,复位弹簧拉伸,限位柱逐渐进入过度槽的内部,导柱顶端穿过穿孔进入二号连接槽的内部,此时即可通过固定板压紧一号接线板和二号接线板,分拆一号接线板和二号接线板时,向上松动固定螺丝,复位弹簧复原拉动固定板向上移动,可释放一号接线板和二号接线板,依次向另一端和另一侧移动一号接线板,可使导柱脱离一号接线板,此时可将一号接线板取出,通过螺钉及固定片将底板固定在接线座内部,一号接线板的连接线呈波浪状穿过对应排线板的多组绕线槽内部,根据需要可将连接线缠绕多层,当连接线一端受到拉扯时,可通过排线板抵消一定的拉扯力。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接线座顶部开设有螺孔,所述接线座呈横向的凹形设置。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螺孔内部螺纹连接固定螺丝,所述固定螺丝底端转动设于一号连接槽内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排线机构两侧均固定设有固定片,所述底板通过固定片及螺钉可拆卸设于接线座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434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上料的玻璃原料输送带
- 下一篇:一种自动排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