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温等离子体电极结构及灭菌装置和空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43887.4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44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宏;马明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永宏 |
主分类号: | H05H1/24 | 分类号: | H05H1/24;A61L2/14;A61L9/22;B01D53/32 |
代理公司: | 合肥云道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30 | 代理人: | 司楠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等离子体 电极 结构 灭菌 装置 空气净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温等离子体电极结构及灭菌装置和空气净化装置。其中一种低温等离子体电极结构,包括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电场的正电极与负电极,正电极与负电极之间设置等离子体输出通道,等离子体输出通道的表面附着一层混有复数个金属颗粒的绝缘胶。本实用新型在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电场的正电极与负电极之间设置表面附着一层混有金属颗粒的绝缘胶的等离子体输出通道,即相当于在正负两个电极产生的等离子体电场中设置了众多的金属颗粒。放电时通过金属颗粒产生二级或多级放电,即在电场中产生无数个放电点,实现了稳定的电晕放电并完全避免对外的电弧放电,由此得到和输出稳定和均匀的低温等离子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温等离子体电极结构,以及包括该低温等离子体电极结构的灭菌装置和包括该低温等离子体电极结构的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被称作除固态、液态和气态之外的第四种物质存在形态,是由电子、离子、自由基和中性粒子组成的、整体保持电中性的物质存在形态。通过气体在高压电场中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其中重粒子温度很低,等离子体呈现常温状态,被称为低温等离子体。
低温等离子体内富含的大量活性粒子如离子、电子、激发态的原子和分子及自由基等,低温等离子体作用于人体表面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被广泛应用于静电除尘、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环境灭菌等领域。
电晕放电(CoronaDischarge)指气体介质在不均匀电场中的局部自持放电。在高压和强电场的工作条件下,不容易获得稳定的电晕放电,同时容易产生局部的电弧放电(arc)。电晕放电作为常压条件下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一种可靠、经济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环境灭菌等领域。
目前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都是通过正电极与负电极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为确保产生更多的等离子体量且长期稳定,力求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达到和保持稳定的电晕放电状态。而增加更多的放电点是保持稳定的电晕放电的有效方法。目前增加放电点的方法通常是在放电电极的端部相应增加尖端结构,甚至做成锯齿状的放电电极。在高压和强电场的工作条件下,由于尖端放电的特征,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放电电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极损耗会导致放电点集中,出线丝状放电或拉弧。造成产生的等离子体不均匀,产生量也明显降低,同时设备寿命减少,在某些场合下还存在一定的人身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温等离子体电极结构。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外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温等离子体空气净化装置。
对于一种低温等离子体电极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电场的正电极与负电极,正电极与负电极之间设置等离子体输出通道,等离子体输出通道的表面附着一层混有复数个金属颗粒的绝缘胶。
对于一种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述的低温等离子体电极结构。
作为优选,还包括直流电源、高压发生器和外壳;外壳壳体包括用导电材料制成的握持部;直流电源和高压发生器连接,高压发生器的正极与设置在外壳腔体内的正电极连接,高压发生器的负极与握持部连接。
对于一种低温等离子体空气净化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述的低温等离子体电极结构。
作为优选,低温等离子体电极结构的正电极为柱状电极,负电极为平板状电极;柱状电极的轴线设置为平行于平板状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永宏,未经吴永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438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