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排榴弹纵向弹匣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44500.7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20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苗靖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苗靖文 |
主分类号: | F41A9/65 | 分类号: | F41A9/65;F41A9/6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榴弹 纵向 弹匣 | ||
一种双排榴弹纵向弹匣,纵向地设在枪管(1)的上方,弹匣底部朝枪口方向,其双排弹匣体(2)上设有弹匣盖(3)、推弹板(11)和推弹簧(4),推弹板上设有推弹凸台(12),双排弹匣体内装有的一组双排榴弹(5)垂直于枪管且弹顶朝下;在枪管尾端(1a)的部位,将双排弹匣体收拢成单排弹匣体(6)并向下弯折90°,其出口被弯曲到枪管尾端的后上方且平行于枪管形成出弹口,单排弹匣体内的三发榴弹排成扇形,外侧的一发榴弹排列到出弹口内形成待发。该弹匣可减小榴弹枪的外形尺寸,便于操作和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枪械的弹匣,特别是一种双排榴弹纵向弹匣。
背景技术
现有榴弹枪械的供弹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转轮式供弹具,体重较轻,但弹容量少,横向尺寸和火线高度大;另一种是弹链式供弹具,弹容量多,但体积重量大。两种供弹具还存在操作和携带不便等不足。通过广泛检索,尚未发现与本实用新型相同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减轻榴弹枪的转轮式供弹具弹容量小且尺寸大,弹链式供弹具的体积重量大等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双排榴弹纵向弹匣。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排榴弹纵向弹匣,纵向地设在枪管上方,弹匣底部朝枪口方向,其主体双排弹匣体系由上、下、左、右四个侧板围成的通直腔体,其底部插接有弹匣盖,推弹簧的尾端抵在弹匣盖的内侧。双排弹匣体内装有的一组双排榴弹垂直于枪管且弹顶朝下。
将双排弹匣体在枪管尾端收拢成单排弹匣体,并在左侧板和右侧板形成了弹匣过渡斜面;将单排弹匣体向下弯折成90°的扇形体,其上侧板和下侧板被分别弯曲成圆弧形的大弯板和小弯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形成扇形,其出口被弯曲到枪管尾端的后上方且平行于枪管的位置,形成了出弹口并设有抱弹齿;单排弹匣体内盛有的三发榴弹,排成单排并排列成弹顶靠近而弹底分开的90°的扇形,各榴弹的弹头腹部互抵,其弹底和弹顶分别贴着大弯板和小弯板,弹壳体贴近左侧板和右侧板,其外侧的一发榴弹被排列到了出弹口内,弹顶朝前,形成待发,从而将原本垂直于枪管的榴弹,弯曲排列到待发位置。
在双排弹匣体内设一推弹板,将其背侧连接推弹簧,并使其周边贴近双排弹匣体的内廓以稳定移动,且沿其外侧的纵向固接一推弹凸台,在推弹凸台的外侧面交错的设置一内推弹面、一外推弹面,分别贴紧双排榴弹的后两发榴弹,使推弹凸台的宽度比单排弹匣体略小,以便伸进单排弹匣体的入口部位,将末发榴弹推入单排弹匣体。
当双排弹匣体和单排弹匣体内均有弹时,随着出弹口内榴弹被不断推出,推弹簧通过推弹板和推弹凸台,推动各榴弹经过单排弹匣体到出弹口被依次推出,经过单排弹匣体的榴弹始终维持在三发:待发榴弹、次发榴弹和再次发榴弹,夹在中间的次发榴弹的弹头腹部被前后抵住,呈向外倾斜状态和倾倒趋势;当待发榴弹推出时,次发榴弹在再次发榴弹的推动和自重力的作用下,向外倾倒同时下坠,下落到出弹口内又形成新的待发,再次发榴弹下落到次发榴弹的位置,并被前、后榴弹夹在中间呈倾斜状,上述推弹动作一直维持,直到双排弹匣体内的榴弹被推完,推弹凸台进入到弹匣过渡斜面的部位,并和弹匣过渡斜面共同作用,将末发榴弹推挤到外推弹面之外,进入到单排弹匣体的入口部位,此时只剩下单排弹匣体内的三发榴弹,其前两发榴弹的推弹与前面所述的推弹过程相同,且当末发榴弹外侧的榴弹落入出弹口时,末发榴弹跟进到次发榴弹的位置,推弹凸台随之伸入到单排弹匣体内,末发榴弹被夹推弹凸台和外侧的榴弹之间,呈向外倾斜状态和倾倒趋势,外侧的榴弹被推出后,推弹凸台随之移动并推动末发榴弹,末发榴弹在推弹凸台的推动和自重力的作用下,向外倾倒同时下坠,下落到出弹口内形成待发,推弹板移动到弹匣过渡斜面的部位被其挡住,推弹板连同推弹凸台停止移动,随着末发榴弹被推出,推弹完毕。
在上述主要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以下进一步完善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苗靖文,未经苗靖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445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