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户外真空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46780.5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68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钱李楚;金贻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源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户外 真空 断路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户外真空断路器,涉及断路器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下端面水平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端面均布有若干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内均竖直滑动设置有抵接柱,所述抵接柱与相应的所述安装槽的上端内壁通过压缩弹簧连接。通过在安装板的下端面竖直滑动连接若干抵接柱,并且若干抵接柱能够单独进行竖直运动,使得若干抵接柱能够适配台架上端面的不同曲面,同时,抵接柱在相应的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抵紧台架,从而保证了安装板与台架之间的贴合度,进而增加了安装板与台架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提高断路器的连接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断路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户外真空断路器。
背景技术
户外真空断路器也是断路器的一种,因其灭弧介质和灭弧后触头间隙的绝缘介质都是高真空而得名。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频繁操作、灭弧不用检修的优点,在配电网中应用较为普及。
相关技术中的真空断路器在使用时,通常将主体直接放置在电线杆的台架上。然后再利用螺栓将主体与台架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实现真空断路器的装配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如果台架的表面不平整时,主体与台架之间的贴合度较差,从而使得主体与台架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因此,发明人认为真空断路器存在有连接稳定性较差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得主体与台架更加贴合,本申请提供一种户外真空断路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户外真空断路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户外真空断路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下端面水平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端面均布有若干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内均竖直滑动设置有抵接柱,所述抵接柱与相应的所述安装槽的上端内壁通过压缩弹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主体进行连接时,将安装板放在台架上,然后再通过螺栓将安装板和台架进行固定。当安装板放在台架上时,若干抵接柱在台架的抵触下竖直向上运动,并使得相应的压缩弹簧逐渐压缩。由于若干抵接柱能够单独进行竖直运动,使得若干抵接柱能够适配台架上端面的不同曲面。同时,抵接柱在相应的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抵紧台架,从而保证了安装板与台架之间的贴合度,进而增加了安装板与台架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提高断路器的连接稳定性。同时,当需要在野外对断路器进行装配或更换时,此设计使得安装板能够适配较为坑洼的地面,从而尽可能的避免主体发生倾倒,进而提高实用性。当对断路器进行运输或断路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主体受到冲击,抵接柱在台架的抵触下竖直向上滑动并使得相应的压缩弹簧进一步压缩。压缩弹簧进一步形变的过程中能够对冲击力进行吸收,从而实现了断路器的缓冲减震能力,进而对断路器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
可选的,所述抵接柱的上端端部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安装槽的端口处设置有供相应的所述安装环抵触的限位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环和限位环的相互配合,实现抵接柱竖直向下最大滑动距离的限定。避免对主体进行运输时,抵接柱从安装槽内脱出,从而提高运输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安装环与相应的所述限位环通过拉伸弹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拉伸弹簧,当抵接柱竖直向上运动时,拉伸弹簧在安装环的带动下逐渐拉伸。从而使得抵接柱在拉伸弹簧以及压缩弹簧的共同作用下能够抵紧台架,从而保证了安装板与台架的连接稳定性。同时,拉伸弹簧形变时,也能够对冲击力进行吸收,从而进一步提高断路器的缓冲减震效果。
可选的,所述抵接柱的下端面设置有导向球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向球面,使得抵接柱能够与台架或地面进行多角度的接触。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安装板与台架或地面的贴合度,进而提高断路器的使用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安装板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板分别水平滑动设置于所述主体上,两个所述安装板用于相互靠近或远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源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国源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467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