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密封永磁无刷电机及电动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48272.0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83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吴世清;张丕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市汇洋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0 | 分类号: | H02K5/10;H02K5/04;H02K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杨小雷 |
地址: | 32560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永磁 电机 电动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密封永磁无刷电机及电动工具,电机包括壳体、上盖和密封圈,壳体具有安装腔;上盖,扣合于壳体顶部,上盖成型有伸入安装腔、且与安装腔内壁邻近设置的安装板;密封圈,设于安装板的外侧面与安装腔的内壁之间,适于密封两者之间的间隙。发明人巧妙地改变了密封圈的安装位置,使得密封圈安装于安装板的外侧面与壳体安装腔的内壁之间,从而避免了在壳体顶部设置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凸缘,这样使得电机的整体外形尺寸可以设置的较小,不仅有利于产品的小型化,还降低了成本;另外,由于上盖与壳体拼接形成直筒状,这样风机吹出来的风就不会被阻挡,从而保证较快的风速,有利于电机快速散热,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刷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密封永磁无刷电机及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在手持式电钻等电动工具中,永磁无刷电机是其最主要的驱动设备,由于采用永磁体等零部件,故而自身会带有磁性,极易吸附工作环境中的金属粉尘至电机内,并在电机内部堆积,影响电机散热,导致电路短路故障;另外,由于金属粉末会吸附在转子磁钢上,可能会导致其无法转动,使得电机失效。
为了使电机壳体01和上盖02之间保持密封,如图6所示,壳体01的顶部设有向外突出的凸缘03,凸缘03的上表面成型有可供密封圈04安装进入的环形凹槽05,上盖02扣合安装于壳体01顶部,以压紧密封圈04。为了利于电机散热,如图7和8所示,电机安装于罩壳06的前端,罩壳06的末端设有风机,风机出来的风经过电机与罩壳06之间的间隙07后,从罩壳前端流出,以带走电机的热量。发明人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由于凸缘03的阻挡,风速经过凸缘03处时会减慢,从而不利于电机快速散热;另外,由于凸缘03的存在,使得整个电机的外形尺寸较大,相应罩壳的尺寸也较大,这样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机壳体上设有凸缘、导致散热效果一般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全密封永磁无刷电机,以及具有该全密封永磁无刷电机的电动工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密封无刷电机,包括壳体、上盖和密封圈。壳体具有安装腔;上盖,扣合于所述壳体顶部,所述上盖成型有伸入所述安装腔、且与其内壁邻近设置的安装板;密封圈,设于所述安装板的外侧面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之间,适于密封两者之间的间隙。
所述安装板外侧面的中部设有适于安装所述密封圈的环形凹槽。
所述安装板的外侧面与所述安装腔内壁贴合相抵。
所述上盖与所述壳体拼接形成直筒状。
所述壳体的外壁上间隔设有多条第一凸筋。
所述上盖的外壁上设有多条与所述第一凸筋对应设置的第二凸筋。
所述壳体的外壁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凸耳,所述上盖的外壁上间隔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凸耳对应设置的第二凸耳。
所述安装腔内设有电机转子、电机定子和绝缘导热液,其中,在电机运行时,通过导热液将转子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壳体和/或所述上盖。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包括罩壳、安装于所述罩壳前端的如上所述的全密封无刷电机和安装于所述罩壳尾端的风机。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密封永磁无刷电机,包括壳体、上盖和密封圈,上盖成型有伸入壳体安装腔、且与其内壁邻近设置的安装板,安装板的外侧面与安装腔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发明人巧妙地改变了密封圈的安装位置,从而避免了在壳体顶部设置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凸缘,使得电机的整体外形尺寸可以设置的较小,这样不仅利于产品的小型化,还降低了成本。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密封永磁无刷电机,安装板外侧面的中部设有适于安装密封圈的环形凹槽,这样利于密封圈与安装板实现快速安装,且装配更加牢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市汇洋机电有限公司,未经乐清市汇洋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482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