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太阳能集热的循环集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49581.X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31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曾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邦晟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80/30 | 分类号: | F24S80/30;F24S80/5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1 | 代理人: | 曹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太阳能 循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太阳能集热的循环集热装置,包括受热腔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用于连通所述受热腔体和外部流体介质存储腔,以实现外部流体介质存储腔、第一通道、受热腔体、第二通道及外部流体介质存储腔的循环回路,还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之间形成所述受热腔体,所述外层设有第一连通口,所述内层设有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通道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受热腔体连通,所述第二通道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受热腔体连通,且所述第二通道穿过所述第一连通口以实现所述第二通道至少部分嵌设于所述第一通道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集热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太阳能集热的循环集热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集热技术是通过集热设备收集太阳能热能,再将热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使用,常见的方式有将热能通过热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和将热能转移到其他流体介质上存储;现有的集热装置至少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集热腔室,管道连接复杂且占据的空间较大,对于小型化家用难以满足,对于大规模使用则占据大量空间,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且占据空间较小的应用于太阳能集热的循环集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太阳能集热的循环集热装置,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太阳能集热的循环集热装置,包括受热腔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用于连通所述受热腔体和外部流体介质存储腔,以实现外部流体介质存储腔、第一通道、受热腔体、第二通道及外部流体介质存储腔的循环回路,还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之间形成所述受热腔体,所述外层设有第一连通口,所述内层设有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通道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受热腔体连通,所述第二通道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受热腔体连通,且所述第二通道穿过所述第一连通口以实现所述第二通道至少部分嵌设于所述第一通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均为球形结构,且所述外层与所述内层同球心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重合的部分同轴心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透光隔温罩,所述透光隔温罩的结构与所述外层的轮廓相适应,且所述透光隔温罩与所述外层之间形成真空腔体。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层和内层,并以外层和内层之间作为所述受热腔体,且设置其中一通道至少部分嵌设于另一通道内,将两个通道至少部分重合,直观上美观性较强,且占据较少的空间,结构简单,且避免了复杂的通道结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例的应用于太阳能集热的循环集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关于A圆圈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实施例的一应用场景下的示意图。
图5是图1实施例的另一应用场景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可以理解的是,附图仅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附图中显示的连接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清晰描述,并不限定连接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邦晟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邦晟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495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抗干扰拖链软电缆
- 下一篇:一种IC集成LED的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