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力感应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50967.2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12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邓灏林;王钧盛;曹俊;韩雨晨;武子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六一一特种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1/00 | 分类号: | A62C31/00;A62C31/2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邹航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力 感应 传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力感应传输装置,包括机头框架、驱动带轮组件、传送组件和压带组件;驱动带轮组件包括前驱动带轮和后驱动带轮;传送组件包括第一传送带组件,第一传送带组件安装于前驱动带轮和后驱动带轮之间,第一传送带组件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一重力触发机构,第一传送带的上侧部分为第一传送部,第一重力触发机构安装于第一传送部的下方;压带组件包括前压带机构和后压带机构,压带组件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当第一重力触发机构被触发时,压带组件由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其解决了水带收回时水带接头判断容易产生误操作进而影响水带收回效率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力感应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建筑火情或者森林火灾等情况下,火灾规模大,灭火难度高,灭火时间也长,进而导致经济损失达巨大;在上述情况下,普通消防车由于装载水容量有限,无法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灭火作业,尤其是对于油气田、仓库等发生的火灾,几乎无能为力。因此,若要对大型火灾进行有效控制,还需采用多台消防车及大流量水炮进行持续灭火作业。因此,采用通过水源、利用大直径供水管路直接进行远程持续供水作业显得尤其必要。
远程供水必须通过大直径水带快速敷设于水源与火灾现场之间,水带敷设车的作用是将水带快速敷设,使用过后再将水带收纳于车厢内存放。由于水带敷设距离长、且水带较重,通常需要由机械来进行回收,免除人员的高强度劳动。
水带在收回过程中,一般采用传送带承载水带,需要将水带压紧在传送带上,保证水带的正常传动,由于水带接头为硬性结构,因而需要采用及时的解开压紧让水带接头通过,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在传送带上方设置光电感应器,依靠水带接头高度高于压扁后的传送带高度进而实现压紧结构的状态切换,但是水带在压紧传送过程中,水带内部的空气和积水会聚集在水带的部分区域,形成鼓包,该鼓包的体积大小不等,对于部分内部空气较多的水带,有些鼓包甚至比水带接头体积更大,也必然会触发光电感应器导致压紧结构的切换,因而使水带收回产生误操作,影响收回效率,甚至导致水带接头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重力感应传输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带收回时水带接头判断容易产生误操作进而影响水带收回效率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力感应传输装置,包括机头框架、驱动带轮组件、传送组件和压带组件;
所述驱动带轮组件包括前驱动带轮和后驱动带轮,所述前驱动带轮和所述后驱动带轮分别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机头框架的前端和后端;
所述传送组件包括第一传送带组件,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安装于所述前驱动带轮和所述后驱动带轮之间,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一重力触发机构,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上侧部分为第一传送部,所述第一重力触发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传送部的下方,所述第一重力触发机构由所述第一传送部的上端物体的重力触发;
所述压带组件包括前压带机构和后压带机构,所述前压带机构活动安装于所述机头框架的前端;所述后驱动带轮活动安装于所述机头框架的后端,所述压带组件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当所述压带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前压带机构与所述前驱动带轮分离,所述后压带机构与所述后驱动带轮配合压紧位于所述机头框架后端的水带;当所述压带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后压带机构与所述后驱动带轮分离,所述前压带机构与所述前驱动带轮配合压紧位于所述机头框架前端的水带;所述压带组件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重力触发机构被触发时,所述压带组件由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一重力触发机构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一触发件和复位件,所述第一触发件的一端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机头框架内,所述第一触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传送部的至少部分抵接,所述第一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传送部的下方预定位置,当所述第一触发件随所述第一传送部运动至所述第一传感器预设的触发位置时,所述第一重力触发机构被触发;所述复位件用于驱动所述自由端远离所述第一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六一一特种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北三六一一特种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509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翻门结构
- 下一篇:精确定位基桩标高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