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出风框体、机头组件、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52501.6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04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韦彦羽;陈宇强;麦焕;刘阳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54;F04D29/6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向森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风框体 机头 组件 风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出风框体、机头组件、风扇。一种出风框体适于设置在循环扇上,其周面上设置有若干出风口,还包括:若干导流片,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出风口上,气流流出所述出风口时流向被所述导流片所改变。本实用新型中的出风框体当使用在循环扇上时,其用来实现循环扇的周向上的出风功能,并通过在出风框体上的出风口处设置导流片,导流片在外力的作用下可发生转动,从而改变出风口处的气流流出的方向,从而改变循环扇周向出风的角度,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单一方向的直吹,本实用新型中的出风角度的改变,扩大了周向出风口的出风范围,可更好的满足不同身高的用户的吹风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出风框体、机头组件、风扇。
背景技术
传统循环扇的出风方式比较单一,大多是面向单一区域的出风。为了增大出风范围,在风扇的机头组件和底座间通过增加摇头组件,机头组件围绕底座做周向的旋转运动,以增加出风范围。
但是,采用摇头的方式,一般不能实现周向的360度摇头功能,摇头角度受限。现有技术中在通过在机头组件中构建周向出风的流道,并在机头组件上设置周向出风格栅与周向出风的流道连通,实现风扇在周向360度内的出风功能。
但是,周向出风格栅毕竟仅能环绕设置在机头组件的部分壳面上,仅能满足部分高度范围内的出风,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身高用户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风扇的周向出风格栅在风扇机身高度方向上出风范围有限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出风框体、机头组件、风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风框体,适于设置在循环扇上,其周面上设置有若干出风口,还包括:若干导流片,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出风口上,气流流出所述出风口时流向被所述导流片所改变。
可选地,还包括:
在所述出风框体的轴向上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
支撑件,连接在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上,若干所述支撑件在所述出风框体的周向上间隔设置;
若干所述导流片可转动地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件间。
可选地,若干所述导流片在所述出风框体的轴向上间隔设置。
可选地,还包括:
若干连接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导流片的两端部分别连接在两相邻的所述连接件上。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铰接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连接件受外力作用朝向所述第一边框和\或所述第二边框摆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机头组件,包括:前出风框体;进风框体,其上设置有进风口以及对应所述进风口设置的风机组件;
设置在所述前出风框体与所述进风框体间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框体;
以及设置在所述前出风框体与所述出风框体间的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适于将所述风机组件产生的气流导向出风口。
可选地,第一边框设置在所述前出风框体的下端面上,两者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直臂卡扣和卡槽,若干所述直臂卡扣和所述卡槽,两者之一设置在所述第一边框上,另一设置在所述前出风框体的下端面上。
可选地,第二边框设置在所述进风框体的上端面上,两者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
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旋转卡扣和旋转卡槽,若干所述旋转卡扣和所述旋转卡槽,两者之一设置在所述第二边框上,另一设置在所述进风框体的上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风扇,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525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强剂生产用定量包装机
- 下一篇:导风结构、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