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燃气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52997.7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89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岳丽芳;张磊;王春慧;曹凤岩;刘依;马浩鹏;薛日奇;杨佳鑫;崔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C13/00 | 分类号: | F24C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燃气 余热 回收 再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燃气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集热罩、储水箱、循环水进水管、循环水出水管。所述集热罩是螺旋铜管,整体呈锥体状,上大下小,集热罩设有通风间隙,集热罩设置于燃气灶的出火口周围。所述储水箱位于燃气灶上方,其形状为矩形且外侧设有保温层。循环水进水管和循环水出水管将集热罩和储水箱连接从而构成一个闭合水循环系统。本实用新型利用集热罩中的冷水吸收燃气燃烧过程中散失的余热,吸收余热后变为热水进入储水箱储存并利用。此装置结构简单,不仅能提高燃气的使用效率,改善厨房的操作环境,还能提供日常生活用热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燃气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燃气消费随之迅速增长。燃气的使用现状存在使用效率低、浪费严重的问题。燃气燃烧过程中大量的余热从灶具出火口周围散失至空气中,导致周围环境温度升高,使得厨房操作间的工作环境恶化。
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装置对燃气燃烧过程中散发的余热进行回收并再利用,改善厨房操作间的工作环境,提高燃气的使用效率,有效节约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燃气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利用集热罩中的冷水吸收燃气燃烧过程中散失的余热从而产生热水。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燃气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集热罩、储水箱、循环水进水管、循环水出水管。所述集热罩是螺旋铜管,整体呈锥体状,上大下小,集热罩设有通风间隙,集热罩设置于燃气灶的出火口周围;所述储水箱位于燃气灶上方,其形状为矩形且外侧具有保温层;所述循环水进水管和循环水出水管将集热罩和储水箱连接从而构成一个闭合水循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集热罩使燃气燃烧过程中散失的余热进行回收,提高了燃气的使用效率,改善了厨房操作间的工作环境,提供了日常生活所需的热水。另外,装置运行过程中利用冷热水之间的密度差进行循环流动,无需配置水泵,节省了设备成本与电能消耗。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经常或大量使用燃气且生活用热水使用频率较高的场所,如饭店的厨房,员工食堂等。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图。
图中:1.循环水进水管;2.泄水管;3.泄水阀;4.储水箱;5.温度显示器;6.补水阀;7.补水管;8.浮球阀;9.出水阀;10.热水出水管;11.集热罩;12.通风间隙;13.支撑架;14.燃气灶;15.循环水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燃气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集热罩11、储水箱4、循环水进水管1、循环水出水管15。
集热罩11是螺旋铜管,整体呈锥体状,上大下小,集热罩11设置于燃气灶14的出火口周围,集热罩11的通风间隙12便于空气与燃气充分接触燃烧。
储水箱4位于燃气灶14上方,其形状为矩形且外侧具有保温层。循环水进水管1和循环水出水管15将集热罩11和储水箱4连接从而构成一个闭合水循环系统。
循环水进水管1从储水箱4底部一侧连接到集热罩11的下端,此段管路与集热罩11连接点需位于集热罩11的下方,并有一定的高度差;循环水出水管15一端连接集热罩11上端,另一端连接储水箱4底部另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学院,未经唐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529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痔疮药膏上药辅助器
- 下一篇:一种妇产科雾化熏蒸护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