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稻钵苗栽植星扇式取苗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353105.5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45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科;陈东升;李晓明;于孟京;王玉鑫;王深研;岳苇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A01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栽植 星扇式取苗 机构 | ||
水稻钵苗栽植星扇式取苗机构属于农业机械;在固定配置的止动板上安装动力输入轴,安装着中间轴的内侧壳体固装在动力输入轴上,安装着动力输出轴的外侧壳体与内侧壳体固装,在动力输入轴上可相对转动地套装太阳齿扇,太阳齿扇与止动板固装,在中间轴和动力输出轴上分别固装中间齿轮、行星齿扇和卫星齿轮,行星齿扇与太阳齿扇啮合,中间齿轮与卫星齿轮啮合,在动力输出轴上、位于外侧壳体的外侧部位处可相对转动地套装轴管凸轮和固装取苗器,轴管凸轮与外侧壳体固连,轴管凸轮的凸轮端与钵苗夹呈接触贴靠配合;本机构结构简单、合理、紧凑,拔苗与喂苗作业效果好,对钵苗损伤小,取净率高,使用可靠,维护保养简易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用于水稻钵苗栽植作业使用的星扇式取苗机构。
背景技术
水稻钵苗摆栽是近年来研究成功并开始推广应用的一项先进的农艺技术。水稻钵苗摆栽机械化作业过程中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将水稻钵苗从钵盘中高速且无损伤的取出,并准确地把水稻钵苗顺利交付给植苗栽植机构。为达到上述目的,目前已有水稻钵苗栽植取苗机构的研究设计,但存在机构复杂、体积及重量较大、作业速度低等诸多技术性问题,推广应用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水稻钵苗栽植作业使用的实际需求,研究设计一种水稻钵苗栽植星扇式取苗机构,通过采用高效的行星齿扇机构,达到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取苗、送苗动作精准、作业质量好、效率高的目的。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取苗器上可转动地配装钵苗夹,在固定配置的止动板上可转动地插配安装动力输入轴,在所述动力输入轴上插配固装内侧壳体,中间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内侧壳体上,在所述内侧壳体上相对固装外侧壳体,动力输出轴可转动地插配安装在外侧壳体上,在所述动力输入轴上、位于内侧壳体与外侧壳体构成的腔体内可相对转动地套装太阳齿扇,所述太阳齿扇与止动板固装,在所述中间轴和动力输出轴上、位于内侧壳体与外侧壳体构成的腔体内分别固装中间齿轮、行星齿扇和卫星齿轮,所述行星齿扇与太阳齿扇啮合,中间齿轮与卫星齿轮啮合,在所述动力输出轴上、位于外侧壳体的外侧部位处可相对转动地套装轴管凸轮和固装取苗器,所述轴管凸轮的里端部与外侧壳体固连,轴管凸轮的凸轮端与钵苗夹呈接触贴靠配合,到此构成水稻钵苗栽植星扇式取苗机构。
本发明创造采用星扇系统传动,不仅传动结构简单,而且其动作曲线准确,在取苗器带动钵苗夹的拔苗和钵苗夹给植苗器喂苗时动作运行相对缓慢,在运苗和空行回程时动作快速,实现和达到了拔苗和喂苗效果好、对钵苗损伤小、取净率和作业效率高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使用可靠、维护保养简易方便、作业质量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水稻钵苗栽植星扇式取苗机构总体结构爆炸图;
图2是水稻钵苗栽植星扇式取苗机构总体结构二维示意图;
图3是水稻钵苗栽植星扇式取苗机构拔苗作业原理图;
图4是水稻钵苗栽植星扇式取苗机构送苗作业原理图。
图中件号说明:
1、钵苗夹、2、取苗器、3、轴管凸轮、4、外侧壳体、5、动力输出轴、6、卫星齿轮、7、中间齿轮、8、行星齿扇、9、太阳齿扇、10、中间轴、11、内侧壳体、12、止动板、13、动力输入轴、14、植苗器、15、钵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未经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3531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稻钵盘内钵苗取苗苗夹清理机构
- 下一篇:一种便于清理滚筒的白刚玉球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