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车辆共享充电方法及系统、移动充电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01012.X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7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庆恒 |
主分类号: | B60L53/30 | 分类号: | B60L53/30;B60L53/66;B60L53/12;B60L53/14;B60L53/80;B60P3/00;B60W6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交通 系统 车辆 共享 充电 方法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车辆共享充电方法及系统、移动充电车,车辆共享充电方法包括获取充电需求信息、道路信息、路况信息及车辆信息,规划路线让移动充电车驶近需要充电的车辆并为该车辆充电,并自动驾驶保持车辆一直处于充电范围内直至车辆充电完成。通过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车辆共享充电方法及系统、移动充电车,将移动充电技术及智能交通技术有机结合,大大提供了车辆共享充电的效率和安全性,并可以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实时路况信息,根据不同道路或区域的电动汽车车流量及各车辆的实际情况,事先估算该道路或区域需要移动充电车的可能性,灵活部署移动充电车,进一步提高车辆充电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车辆共享充电方法及系统、移动充电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为了应对传统能源的枯竭和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防治城市空气污染,新能源汽车也成为各大汽车厂家研发的重中之重。经过几年的政策扶持和汽车企业的自主发展,国内新能源电动车市场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目前,电动车续航里程是阻碍电动车发展的瓶颈。在这方面,除了进一步研究增加车辆电池容量,加大的充电桩的密度,还需要应对在日常行驶中出现的中途没电的情况。移动充电车作为可以为电动车移动充电的工具型车辆,使人们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当新能源电动车出现电量不足问题,可以马上申请移动充电车充电服务,像手机的共享充电宝一样的随时随地方便充电。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指的是在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之上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从而建立起一种在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系统作为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对减轻交通系统压力、保证车辆行驶安全性、提高车辆行驶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亟待一种将移动充电技术与智能交通技术有机结合的方法,更好地实现车辆共享充电的安全性及高效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车辆共享充电方法及系统、移动充电车,通过获取充电需求信息、道路信息、路况信息及车辆信息,规划路线让移动充电车驶近需要充电的车辆并为该车辆充电,并自动驾驶保持车辆一直处于充电范围内直至车辆充电完成。通过将移动充电技术及智能交通技术有机结合,大大提供了车辆共享充电的效率和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车辆共享充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充电需求信息;
获取道路信息、路况信息及车辆信息;
规划路线让移动充电车驶近需要充电的车辆并为该车辆充电;
自动驾驶直至车辆充电完成。
如上所述的车辆共享充电方法,所述移动充电车采用有线充电或无线充电的方式为所述需要充电的车辆充电。
如上所述的车辆共享充电方法,所述移动充电车直接为所述需要充电的车辆更换电池。
如上所述的车辆共享充电方法,所述规划路线是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合适的路线使移动充电车行驶至需要充电的车辆的位置、或使需要充电的车辆行驶至移动充电车的位置、或使移动充电车和需要充电的车辆共同行驶至一个合适位置。
如上所述的车辆共享充电方法,所述移动充电车能够同时为一辆或一辆以上需要充电的车辆充电。
如上所述的车辆共享充电方法,所述自动驾驶是通过获取道路信息、路况信息及车辆信息;通过获取的信息智能分析出车辆整体自动驾驶方案;所述移动充电车和所述需要充电的车辆按照车辆整体自动驾驶方案执行自动驾驶,使所述移动充电车和所述需要充电的车辆一直保持在可充电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庆恒,未经曹庆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10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