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外部光源的屏下照明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01446.X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2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何毅;皮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武甜;毛威 |
地址: | 51804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外部 光源 照明 | ||
显示模块(1710,1810,1910,2010)可以包括多个显示微结构,例如像素和电极。本文提供了光学结构的布置,以输出屏下照明能量,并以完全或大部分通过显示微结构之间的间隙的方式引导能量。提供了附加特征,例如,光调节以促进穿过深色涂层(1745)的光能量的传输,和/或使用多个光学结构以提供具有不同光学特性的照明能量。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8月30日提交的美国专利非临时申请号为16/556,251的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液晶显示屏,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液晶显示屏的屏下照明,例如用于背光和/或用于探测照明以支持屏下光学传感器,例如集成在移动设备、可佩戴设备和其他计算设备的显示面板布置内的光学指纹传感器。
背景技术
各种传感器可以在电子设备或系统中实现,以提供某些期望的功能。实现用户认证的传感器是传感器的一个示例,用于在各种设备或系统中保护个人数据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该设备和系统包括便携式或移动计算设备(例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游戏系统、各种数据库、信息系统或较大的计算机控制的系统。
电子设备或系统上的用户认证可通过一种或多种形式的生物标识符执行,其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常规密码认证方法一同使用。生物标识符的一种普遍形式是人的指纹图案。指纹传感器可以内置于电子设备中,以读取用户的指纹图案,使得设备可以仅由该设备的授权用户通过授权用户的指纹图案的认证进行解锁。用于电子设备或系统的传感器的另一示例是类似腕带设备或手表等的可穿戴设备中的生物医学传感器,其检测用户的生物特征,例如,用户血液的特征、心跳。总之,不同的传感器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中,以实现不同的感测操作和功能。
指纹可用于认证访问电子设备、计算机控制系统、电子数据库或信息系统的用户,也可以用作单独的认证方法或与诸如密码认证方法等的一种或多种其他认证方法结合使用。例如,包括诸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便携式或移动计算设备的电子设备和游戏系统可以利用用户认证机制,以保护个人数据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在另一个示例中,为了为组织或企业保护信息或者装置或系统的使用,应当确保用于组织或企业的计算机或计算机控制的装置或系统仅允许授权人员访问。在便携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的数据库、装置或系统中存储的信息可以是本质上个人的,例如个人联系人或电话簿、个人照片、个人健康信息或者其他个人信息,或者可以是由组织或企业专用的保密信息,例如商业财务信息、员工数据、商业秘密和其他专有信息。如果对电子装置或系统访问的安全性受损,那么这些数据可能被其他人访问,导致个人隐私的丧失或有价值的保密信息的丢失。除了信息安全之外,对计算机和计算机控制的设备或系统的安全访问还可以使得计算机或计算机处理器控制的设备或系统,例如,计算机控制的汽车和其他系统,如ATM的使用得到保护。
对设备(例如移动设备)或系统(例如电子数据库和计算机控制的系统)的安全访问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实现,例如使用用户密码。然而,密码可以容易地传播或获取,并且密码的这种性质可以降低密码的安全级别。而且,由于用户需要记住密码以访问受密码保护的电子设备或系统,如果用户忘记密码,则用户需要执行某些密码恢复程序来获得认证或以其他方式重新获得对设备或系统的访问。这些过程对用户来说可能是繁琐的,并且具有各种实际的限制和不便。个人指纹识别可以用于实现用户认证,以在增强数据安全性的同时减轻与密码相关联的某些不期望的效果。
包括便携式或移动计算设备的电子设备或系统可以通过一种或多种形式的生物特征标识符来利用用户认证,以保护个人或其他机密数据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生物特征标识符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密码认证方法结合使用以提供用户认证。生物标识符的一种形式是人的指纹图案。指纹传感器可以内置于电子设备或信息系统中以读取用户的指纹图案,使得设备只能由该设备的授权用户通过认证该授权用户的指纹图案进行解锁。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14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