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纹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01544.3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8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景;刘凯;刘相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韩狄;毛威 |
地址: | 51804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 检测 装置 电子设备 | ||
提供一种指纹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其适用于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所述显示屏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透明盖板、显示面板、缓冲层和铜层,所述显示屏设置有贯通所述缓冲层和所述铜层的开窗;所述装置包括:光路层和第一传感器芯片,所述光路层设置在所述第一传感器芯片的上方;基板、固定结构以及第一压敏胶;所述第一传感器芯片固定电连接至所述基板,所述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传感器芯片的侧部,所述固定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压敏胶固定至所述铜层的下表面的所述开窗的周围区域,以使得所述第一传感器芯片对准所述开窗设置。本申请能够保证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和所述显示屏的性能的基础上提升指纹识别模组的可维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指纹识别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指纹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屏下指纹识别方案是指将光学或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贴合在电子设备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屏幕的显示面板(即发光层)的底部,也就是不管光学指纹识别模组还是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都需要和发光层的底部紧密粘结在一起。
具体地,所述OLED屏幕可以由上至下依次可包括透明盖板、显示面板以及后面板,所述后面板可以包括缓冲层和铜层(用作散热层或防辐射层),在安装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过程中,考虑到指纹识别模组的体积较大以及所述后面板的不透光性,需要在所述显示屏上设置贯通所述缓冲层和所述铜层的开口,并将所述指纹识别模组通过粘贴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开口内的所述显示面板的下表面。
但是,将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粘贴至所述显示面板的下表面,会使得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安装工艺和拆卸工艺过于复杂,降低了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可维修性。此外,当所述显示屏受到按压或者所述电子设备出现跌落或碰撞时,由于所述指纹检测装置直接粘贴在所述显示面板上,会导致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指纹检测装置发生挤压而影响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指纹检测装置的性能。另外,在安装拆卸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过程中,容易损坏所述显示面板,进而降低了电子设备的良率。
因此,本领域急需一种能够保证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和所述显示屏的性能的基础上提升指纹识别模组的可维修性的方案。
发明内容
提供一种指纹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能够保证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和所述显示屏的性能的基础上提升指纹识别模组的可维修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指纹检测装置,适用于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所述显示屏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透明盖板、显示面板、缓冲层和铜层,所述显示屏设置有贯通所述缓冲层和所述铜层的开窗;
所述指纹检测装置包括:
光路层和第一传感器芯片,所述光路层设置在所述第一传感器芯片的上方;
基板、固定结构以及第一压敏胶;
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芯片固定电连接至所述基板,所述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传感器芯片的侧部,所述固定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压敏胶固定至所述铜层的下表面的所述开窗的周围区域,以使得所述第一传感器芯片对准所述开窗设置,所述第一传感器芯片用于通过所述开窗接收经由所述显示屏上方的人体手指返回的并通过所述光路层引导的指纹检测信号,所述指纹检测信号用于检测所述手指的指纹信息。
针对所述指纹检测装置,光路层直接设置在第一传感器芯片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传感器芯片的下表面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胶固定在基板上,能够避免单独为携带有所述光路层以及所述第一传感器芯片设置外壳,降低了所述指纹检测装置的尺寸(例如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15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指纹识别装置、显示屏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