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源电子锁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01815.5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3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闵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屋世安物联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35/08 | 分类号: | E05B35/08;E05B47/00;E05B49/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张捷美 |
地址: | 2100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源 电子锁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套电子锁具。在某些实施例中,这套电子锁具包含至少一个无源电子锁,一个有源电子钥匙,和一个无源电子钥匙。所述无源电子锁,有源电子钥匙,和无源电子钥匙由有源电子钥匙的电源供电。有源电子钥匙储存有源数码密匙,无源电子钥匙储存无源数码密匙。有源电子钥匙和无源电子钥匙各自包括一个通信通道和电源端口。当有源和无源电子钥匙同时分别插入无源电子锁相应的有源和无源电子锁眼时,有源和无源数码密匙通过各自的通信通道传输到无源电子锁。当无源电子锁的数码密匙认证模块确认收到的有源和无源数码密匙与预存的有源和无源数码密匙相同时,无源电子锁的电子锁控制模块通过电子锁开关机构操作电子锁舌来开启和关闭无源电子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锁具,具体的涉及到一种无源电子锁,以及无源电子锁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保险箱通常由金属制成,用于在银行或信用社里存放贵重物品。这些箱子通常存放在金库中,通常客户可以长期租用。通常,打开保险箱至少需要两把钥匙,一把由银行管理人员保存,另一把由客户保存。打开保险箱同时需要这两把钥匙。目前,大多数银行仍然使用机械式保险箱与一套钥匙。这类机械锁的钥匙很容易复制,保险箱内物品的安全性也得不到保证。比较理想的是开发一种电子锁和一套电子钥匙,这样可以避免电子钥匙的复制,以提高保险箱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在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源电子锁。在某些实施例中,无源电子锁包括:用于接受一组电子钥匙的一组电子锁眼,和一个电子锁控制器。其中电子锁眼中至少有一个有源电子锁眼和至少一个无源电子锁眼。有源电子锁眼接受带有电源的有源电子钥匙,无源电子锁眼接受无源电子钥匙。所述有源电子钥匙的电源为有源电子钥匙,无源电子锁,和无源电子钥匙供电。
在某些实施例中,电子锁控制器包括一个电子锁处理器,和一个电子锁非易失性存储器。电子锁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一个电子锁操作系统和电子锁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电子锁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包含:一个电子锁数码密匙存储模块,一个电子锁数码密匙控制模块,一个电子锁数码密匙加密/解密模块,一个电子锁数码密匙认证模块,一个电子锁电源模块,和一个电子锁控制模块。
当电子锁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电子锁处理器中执行时,电子锁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驱动电子锁处理器完成以下一个或多个功能:
当一个第一使用者将有源电子钥匙插入无源电子锁的一个有源电子锁眼时,无源电子锁通过一个有源电子钥匙电源端口和电子锁电源模块接受来自有源电子钥匙的供电;
当一个第二使用者将无源电子钥匙插入无源电子锁的一个无源电子锁眼时,无源电子钥匙通过一个无源电子钥匙电源端口和电子锁电源模块接受来自有源电子钥匙的供电;
无源电子锁分别通过一个有源通信通道接受一个来自有源电子钥匙的有源数码密匙;和通过一个无源通信通道接受一个来自无源电子钥匙的无源数码密匙;
无源电子锁通过电子锁数码密匙控制模块将接受到的有源数码密匙和无源数码密匙与电子锁数码密匙存储模块中已经在电子锁数码密匙存储模块中预存的有源数码密匙和无源数码密匙进行比较和认证;和
当无源电子锁的电子锁数码密匙认证模块确定接受到的有源数码密匙和无源数码密匙分别与预存的有源数码密匙和无源数码密匙相同时,无源电子锁的电子锁控制模块通过一个电子锁开关机构操作一个电子锁舌来开启和关闭无源电子锁。
在某些实施例中,只有在有源电子钥匙和无源电子钥匙同时插入无源电子锁相应的有源电子锁眼和无源电子锁眼时,无源电子锁才可以开启和关闭。第一使用者通常是无源电子锁的一个管理工作人员,并使用有源电子钥匙,第二使用者通常是使用无源电子锁的一个客户,并使用无源电子钥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屋世安物联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屋世安物联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18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