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化学装置的充电方法、电子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01997.6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4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蔡阳声;金娟;李翔;郭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饶智彬 |
地址: | 352106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化学 装置 充电 方法 电子 以及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化学装置的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循环阶段,所述第一循环阶段的充电阶段具有第一截止电压;以及第二循环阶段,所述第二循环阶段的充电阶段具有第二截止电压,所述第二截止电压小于所述第一截止电压。根据本申请提供的电化学装置的充电方法、电子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有效预防电化学装置循环产气的风险,可提高电化学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化学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化学装置的充电方法、电子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 battery)又常被称为锂电池,是一种电化学装置,能够进行充放电,已广泛应用于消费类产品、数码类产品、动力产品、医疗及安防等领域。在锂电池中,高镍正极活性材料体系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的优势,但是高温循环产气的问题在应用中普遍存在,主要源于高电压充放电时高镍正极活性材料的相转变伴随晶格剧烈膨胀、收缩,导致晶格释氧,进而使得活性氧氧化电解液产气。产气对于锂电池来说是高风险的,所以在锂电池设计端就必须解决高镍正极活性材料体系锂电池产气的问题。
目前,改善高镍正极活性材料体系锂电池高温循环产气问题的策略主要是通过化学体系优化来增强正极保护,如在高镍正极活性材料表面进行包覆、电解液中提高成膜添加剂含量等,但是,如上策略会伴随动力学性能的损失,如锂电池温升提高、低温放电性能变差等,且也只能是最大程度延缓产气。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的充电方法、电子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可有效解决循环产气的缺陷,且不影响用户的电池使用体验。
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的充电方法,所述充电方法包括:第一循环阶段,所述第一循环阶段的充电阶段具有第一截止电压;以及第二循环阶段,所述第二循环阶段的充电阶段具有第二截止电压,其中,所述第二截止电压小于所述第一截止电压。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充电方法包括依序的n个循环阶段,所述n个循环阶段分别定义为第i循环阶段,i=1、2、…、n,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第i循环阶段的前一循环阶段定义为第i-1循环阶段,所述第i循环阶段的充电阶段具有第i截止电压,所述第i-1循环阶段的充电阶段具有第i-1截止电压,所述第i截止电压小于所述第i-1截止电压。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i循环阶段包括恒定电压充电阶段,所述第i循环阶段的恒定电压充电阶段电压的值等于第i截止电压的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i循环阶段的恒定电压充电阶段的截止电流定义为第i截止电流,第i-1循环阶段的恒定电压充电阶段的截止电流定义为第i-1截止电流,所述第i截止电流大于或等于所述第i-1截止电流。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i截止电流为0.5C至6C。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i循环阶段包括恒定电流充电阶段,所述第i循环阶段的恒定电流充电阶段的电流定义为第i电流,第i-1循环阶段的恒定电流充电阶段的电流定义为第i-1电流,所述第i电流与所述第i-1电流相等。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i截止电压为3.8V至4.3V。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i循环阶段具有10-500次循环。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电化学装置包括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正极、负极和隔离膜,所述隔离膜设置在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其中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中的至少一者具有2个以上的极耳。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电极组件为卷绕型结构,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中的至少一者每2圈具有一个极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19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状态控制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卫星构型及其分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