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绝缘电线、线圈、以及电气/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02243.2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0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富泽惠一;原奈摘子;福田秀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古河电磁线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B3/30 | 分类号: | H01B3/30;H01F5/06;H01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博;褚瑶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电线 线圈 以及 电气 电子设备 | ||
一种绝缘电线,其为具有导体和配置于导体周围的绝缘被膜的绝缘电线,其中,上述绝缘被膜含有聚酰亚胺树脂,在该聚酰亚胺的构成成分中,包含下述(a)作为来自四羧酸二酐的成分,包含下述(b)作为来自二胺的成分。(a)具有来自均苯四酸酐的骨架的构成成分和/或具有来自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的骨架的构成成分;(b)具有来自9,9‑双(4‑氨基苯基)芴的骨架的构成成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缘电线、线圈、以及电气/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变频器相关设备(高速转换元件、变频器电机、变压器等的电气/电子设备用线圈等)中,作为磁导线使用了在导体周围形成有绝缘性树脂的被覆层(绝缘被膜)的绝缘电线(漆包线)。作为绝缘电线的绝缘被膜的构成材料,通常使用聚酰亚胺树脂(例如专利文献1、2)。
近年来,伴随着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的普及,要求提高马达效率,要求通过高电压的马达驱动来提高输出。由于该马达输出的提高,放热量增大,马达的最大温度升高至150℃左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6740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820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已知通过利用润滑动力传递部和轴承的自动传动液(ATF)来对放热的马达进行油冷。本发明人对该油冷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利用ATF对使用了绝缘被膜中包含聚酰亚胺树脂的绝缘电线的马达进行油冷时,绝缘被膜容易劣化,容易发生电线的绝缘击穿电压的降低。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绝缘电线,其为在绝缘被膜中包含聚酰亚胺树脂的绝缘电线,其即便暴露在ATF下也难以发生绝缘被膜的劣化。另外,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使用了上述绝缘电线的线圈、使用了该线圈的电气/电子设备。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鉴于上述课题进行了反复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应用作为来自四羧酸二酐的成分具有特定结构、并且作为来自二胺的成分也引入了特定结构的聚酰亚胺树脂作为绝缘被膜的构成材料,能够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是基于这些技术思想进一步反复研究而完成的。
本发明的上述课题通过以下手段得以解决。
[1]
一种绝缘电线,其为具有导体和配置于导体周围的绝缘被膜的绝缘电线,其中,
上述绝缘被膜含有聚酰亚胺树脂,在该聚酰亚胺的构成成分中,包含下述(a)作为来自四羧酸二酐的成分,包含下述(b)作为来自二胺的成分。
(a)具有来自均苯四酸酐的骨架的构成成分和/或具有来自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的骨架的构成成分;
(b)具有来自9,9-双(4-氨基苯基)芴的骨架的构成成分。
[2]
如[1]所述的绝缘电线,其中,上述(b)在构成上述聚酰亚胺的全部来自二胺的成分中所占的比例为1摩尔%~30摩尔%。
[3]
一种线圈,其使用了[1]或[2]所述的绝缘电线。
[4]
一种电气/电子设备,其具有[3]所述的线圈。
本发明中,使用“~”所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包含在其前后所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和上限值的范围。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古河电磁线株式会社,未经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古河电磁线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22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