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源化BCMA抗体和BCMA-CAR-T细胞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02522.9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4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力军;维塔·戈鲁博夫斯卡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里布生物科学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5/17 | 分类号: | A61K35/17;A61P35/00;C07K14/725;C07K16/28;C07K16/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洪欣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源化 bcma 抗体 car 细胞 | ||
本发明涉及人源化BCMA单链可变片段(scFv),其包含具有SEQ ID NO:3的氨基酸序列的VH和具有SEQ ID NO:5的氨基酸序列的VL。本发明还涉及BCMA嵌合抗原受体融合蛋白,其从N末端到C末端包含:(i)本发明的单链可变片段(scFv),(ii)跨膜结构域,(iii)至少一个共刺激结构域,和(iv)激活结构域。这种人源化BCMA‑CAR‑T细胞对BCMA阳性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活性。
序列表、表格或计算机程序的引用
序列表以ASCII格式的文本文件与说明书一起同时通过EFS-Web提交,文件名为:序列表.txt(Sequence Listing.txt),创建日期为2020年1月13日,大小为4千字节。通过EFS-Web提交的序列表是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且在此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中。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异性降低多发性骨髓瘤肿瘤生长的人源化BCMA抗体(PMC306)和BCMA-CAR-T细胞,其可用于肿瘤的过继性免疫基因疗法领域。
发明背景
免疫疗法作为一种非常有希望的治疗癌症的方法而出现。T细胞或T淋巴细胞(我们免疫系统的武装力量)不断寻找外源抗原,并将异常(癌症或受感染的细胞)与正常细胞区分开来。用CAR(嵌合抗原受体)构建体基因修饰T细胞是设计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最常见的方法。可以将靶向肿瘤相关抗原(TAA)的CAR-T细胞输注至患者(被称为过继性细胞转移或ACT),这代表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法[1,2]。与化学疗法或抗体相比,CAR-T技术的优点是经重新编程的工程化T细胞可以在患者中增殖并持续存在(“活体药物”)[1,2]。
CAR通常由在N末端部分的单克隆抗体衍生的单链可变片段(scFv)、铰链区、跨膜结构域以及与激活CD3-ζ结构域串联的许多细胞内共激活结构域组成,所述细胞内共激活结构域为:(i)CD28,(ii)CD137(4-1BB)、CD27或其它共刺激结构域(图1)。CAR的进化经历了从第一代(无共刺激结构域)发展到第二代(有一个共刺激结构域),再到第三代CAR(有几个共刺激结构域)。产生具有两个共刺激结构域的CAR(所谓的第三代CAR)已经使得产生增加的细胞溶解CAR-T细胞活性、改善的CAR-T细胞持久性,这使得其产生增强的抗肿瘤活性。
BCMA
B细胞成熟抗原(BCMA)是细胞表面受体,也被称为CD269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17(TNFRSF17),其由TNFRSF17基因编码。该受体主要在成熟的B淋巴细胞中表达,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过表达[4]。在MM中靶向BCMA的当前疗法包括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免疫疗法、CAR-T疗法[4,5]。
人BCMA蛋白由184个氨基酸组成:第1-54位为胞外结构域;第55-77位为跨膜结构域;第78-184位为胞浆结构域。BCMA的氨基酸序列如图2所示。BCMA缺乏信号肽并且类似于其它受体BAFF受体和跨膜激活剂以及亲环蛋白配体交互剂和钙调节剂(TACI)[4]。这些受体在B细胞成熟和分化成浆细胞中起主要作用。它们的配体包括在MM患者中表达增加的BAFF和APRIL[4]。
附图简述
图1显示了CAR的结构[3]。左图显示了第一代的结构(无共刺激结构域)。中间的图显示了第二代的结构(CD28或4-BB的一个共刺激结构域)。右图显示了第三代的结构(两个或多个共刺激结构域)。
图2显示了BCMA蛋白的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胞外结构域加下划线。
图3显示了人源化BCMA CAR构建体的结构。
图4显示了用荧光标记重组BCMA蛋白,通过FACS分析检测人源化BCMA-CAR构建体。在慢病毒人源化BCMA-CAR转导T细胞后,检测人源化BCMA-CAR阳性细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里布生物科学公司,未经卡里布生物科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25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消息反馈的存储管理
- 下一篇:热塑性树脂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