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02598.1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4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泷本依史;水谷幸治;佐藤宗史;伊藤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L11/04 | 分类号: | F16L11/04;F16L11/11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霍玉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减少流体的泄漏的问题并且能够在到达端部的范围内发挥所期望的性能的、由有机材料形成的多层管(1),该多层管(1)具备:弹性层(11、21、31、41、51),其遍及多层管(1)的全长而形成,具有规定的弯曲弹性模量;以及硬质层(12、22、32、42、52),其遍及多层管(1)的全长而形成,具有比弹性层(11、21、31、41、51)高的弯曲弹性模量,配置于比弹性层(11、21、31、41、51)靠外层侧的位置。多层管(1)的第一端部(10)形成为弹性层(11)的厚度(H11)比硬质层(12)的厚度(H12)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有机材料形成的多层管。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用的流体流通用的配管(导管、软管)中,使用金属或硬质树脂的管。并且,在通过将金属或硬质树脂的管外装于阳型对象构件而进行连结的情况下,无法将管直接连结于阳型对象构件。因此,需要夹设橡胶软管。在金属或硬质树脂的管与橡胶软管的连接部分中,产生流体的泄漏的问题。
另外,在通过将金属或硬质树脂的管内插到连接器等阴型对象构件而进行连结的情况下,不需要夹设橡胶软管。但是,从组装性的观点出发,要求端部具有柔软性。
在此,在日本特开2001-141131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树脂管,其在内插有对象构件的情况下,具有供对象构件插入的部分采用软质树脂的单独结构部分、和由软质树脂层以及硬质树脂层构成的多层结构部分。另外,在日本特开2001-141131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树脂管,其在外装有对象构件的情况下,具有供对象构件外装的部分采用硬质树脂的单独结构部分、和由软质树脂层以及硬质树脂层构成的多层结构部分。并且,在该树脂管中,单独结构部分和多层构造部分一体地吹塑成形。另外,关于树脂的多层结构的成形,在日本特开昭53-105563号公报、日本专利第3619239号公报、日本特公平6-17056号公报以及日本专利第2782185号公报中有所记载。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日本特开2001-141131号公报所记载的树脂管中,软质树脂层或硬质树脂层在到达端部的范围内具有连续性。因此,与如以往那样夹设橡胶软管等的情况相比,能对流体的泄漏有效地发挥功能。但是,在日本特开2001-141131号公报所记载的树脂管中,存在由软质树脂或硬质树脂构成的单独结构部分。因此,硬质树脂层和软质树脂层中的任一方在树脂管的长度方向上不具有连续性。因此,在单独结构部分与多层结构部分的边界处,在强度、耐压性能、耐冲击性能等方面可能形成性能降低的原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管,能够减少流体的泄漏的问题,并且能够在到达端部的范围内发挥所期望的性能。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所涉及的多层管由有机材料形成。该多层管通过多层管的第一端部内插或外装第一对象构件而与第一对象构件连结。多层管具备:弹性层,其遍及多层管的全长而形成,具有规定的弯曲弹性模量;以及硬质层,其遍及多层管的全长而形成,具有比弹性层高的弯曲弹性模量,配置于比弹性层靠外层侧的位置。
在多层管中,弹性层以及硬质层这两者遍及多层管的全长而形成。即,弹性层不会在中途切断,硬质层也不会在中途切断。因此,在多层管的长度方向上,弹性层具有连续性,并且硬质层也具有连续性。其结果是,能够以更高的功能来克服流体的泄漏的问题。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涉及的多层管遍及全长地成为至少具有弹性层以及硬质层的多层结构。因此,本发明所涉及的多层管不具有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多层管那样的单独结构部分与多层结构部分的边界。这样,本发明所涉及的多层管由于不具有边界,能够发挥稳定的所期望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理工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理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25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区块链的商业库存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学习方法和信息提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