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单体以及包括电池单体的电池模块、电池架和蓄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02620.2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84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辛殷圭;柳载旼;李润九;姜达模;文祯晤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
主分类号: | H01M50/105 | 分类号: | H01M50/105;H01M50/202;H01M50/5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伟;高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单体 以及 包括 模块 蓄能 系统 | ||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单体的特征在于包括:电极组件;一对电极引线,其电连接到该电极组件;电池壳体,其形成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能够容纳该一对电极引线,使得所述电极引线至少部分地在电池单体的前后方向上突出,并且该容纳空间能够容纳电极组件;以及条带单元,其一体地覆盖电池壳体的两个侧表面以及顶表面和底表面。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单体以及包括电池单体的电池模块、电池架以及蓄能系统。
本申请要求2019年2月18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19-0018662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被合并于此。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高度适用于各种产品,并且表现出诸如高能量密度等优异的电学性能,因此二次电池不仅常被用于便携式装置,还常被用于由电动能源驱动的电动车辆(EV)或混合动力电动车辆(HEV)。由于二次电池能够大幅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而且在能耗期间不产生副产品,因此二次电池作为提高环境友好性和能量效率的新能源而受到关注。
当前广泛使用的二次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镍锌电池等。单位二次电池单体、即单位电池单体的工作电压约为2.5V至4.5V。因此,如果需要更高的输出电压,则可以串联连接多个电池单体来构造电池组。另外,根据所述电池组所需的充电/放电容量,可以并联连接多个电池单体来构造电池组。因此,可以根据所需的输出电压或所要求的充电/放电容量来不同地设定所述电池组中所包括的电池单体的数量。
同时,当串联或并联连接多个电池单体来构造电池组时,通常首先构造包括至少一个电池单体的电池模块,然后通过使用至少一个电池模块并且添加其他部件来构造电池组。在此,根据各种电压和容量要求,蓄能系统可以被构造成包括电池架,每个电池架具有至少一个电池模块。
在配置电池模块、电池架和蓄能系统时,在传统技术中,将多个电池单体安装到多个单独的或分离的单体盒,然后堆叠多个单体盒来构造电池模块、电池架或蓄能系统。
因此,常规上,当堆叠多个电池单体时,另外要求多个单独的单体盒,由于多个单体盒的存在,在纤薄化和能量密度方面是不利的。另外,就成本或时间而言,添加多个分离的单体盒存在降低整个组装过程效率的问题。
因此,需要找到一种用于提供如下电池单体以及包括所述电池单体的电池模块、电池组和蓄能系统的方法:所述电池单体可以改进组装过程的效率,同时更纤薄且更紧凑。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在于提供如下一种电池单体以及包括该电池单体的电池模块、电池架和蓄能系统:所述电池单体具有较小且更紧凑的结构。
另外,本公开还在于提供如下一种电池单体以及包括该电池单体的电池模块、电池架和蓄能系统:所述电池单体可以改善组装过程效率。
此外,本公开还在于提供如下一种电池单体以及包括该电池单体的电池模块、电池架和蓄能系统:所述电池单体能够确保具有简单结构的电池单体的固定和绝缘性能。
技术方案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单体,该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组件;一对电极引线,所述一对电极引线电连接到电极组件;电池壳体,该电池壳体被构造成容纳一对电极引线,使得所述一对电极引线至少部分地在电池单体的前后方向上突出,该电池壳体具有形成为容纳电极组件的容纳空间;以及条带单元,该条带单元被构造为一体地覆盖电池壳体的两个侧表面以及上表面和下表面。
条带单元可以包括:主带,该主带被一体地附接到电池壳体的两个侧表面以及上表面和下表面;和一对辅助带,所述一对辅助带附接到主带,并且当所述主带被附接到所述电池壳体时,所述一对辅助带被布置为面向所述电池壳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并且所述主带被置于所述一对辅助带与所述电池壳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新能源,未经株式会社LG新能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26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