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使用多向导电壳体的连接器的电磁干扰(EMI)接地保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02778.X | 申请日: | 2020-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3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V·阿扎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J.S.T.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3 | 分类号: | B60R16/03;H01R13/6581;H01R13/6596;H01R13/6599;H01R4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焦立波;王琦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使用 多向 导电 壳体 连接器 电磁 干扰 emi 接地 保护 方法 | ||
1.一种用于使用多向导电壳体的连接器组件的电磁干扰(EMI)接地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将由源产生的所述EMI朝金属编织屏蔽件传导,所述金属编织屏蔽件通过金属夹具被固定并安装到所述导电壳体上;
将所述EMI从所述金属编织屏蔽件传导至所述金属夹具并传导至所述多向导电壳体,所述导电壳体具有成角度的部分或多向部分,并且所述多向导电壳体至少通过螺栓被安装到金属装置,并且所述螺栓被容纳在对应的金属压缩限制器内;以及之后
将所述EMI从所述多向导电壳体传导至所述对应的金属压缩限制器,并传导至所述对应的金属压缩限制器内的所述螺栓,并最终传导至所述金属装置,从而通过将所述EMI接地而对所述连接器组件进行EMI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使用所述多向导电壳体的所述连接器组件的电磁干扰(EMI)接地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编织屏蔽件由不锈钢等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使用所述多向导电壳体的所述连接器组件的电磁干扰(EMI)接地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壳体由注入金属的导电材料制成,所述注入金属的导电材料选自包括塑料、树脂和尼龙的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使用所述多向导电壳体的所述连接器组件的电磁干扰(EMI)接地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向导电壳体由填充有不锈钢纤维的材料制成,所述填充有不锈钢纤维的材料选自包括塑料、树脂和尼龙的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使用所述多向导电壳体的所述连接器组件的电磁干扰(EMI)接地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压缩限制器由铝等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使用所述多向导电壳体的所述连接器组件的电磁干扰(EMI)接地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由不锈钢等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使用所述多向导电壳体的所述连接器组件的电磁干扰(EMI)接地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向导电壳体安装到的所述金属装置由铝等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使用所述多向导电壳体的所述连接器组件的电磁干扰(EMI)接地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向导电壳体安装到的所述金属装置为铝制汽车变速器。
9.一种用于使用多向导电壳体的连接器组件的电磁干扰(EMI)接地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将由源产生的所述EMI朝金属编织屏蔽件传导,所述金属编织屏蔽件通过金属夹具被固定并安装到所述多向导电壳体上;
将所述EMI从所述金属编织屏蔽件传导至所述金属夹具并传导至所述多向导电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向导电壳体具有基座部分,所述基座部分具有多个垫,该多个垫穿过硅胶密封件的狭口并且接触所述连接器组件安装到的金属装置,所述硅胶密封件位于所述多向导电壳体和所述金属装置之间;以及之后
将所述EMI从所述多向导电壳体传导通过所述多向导电壳体的所述基座部分的所述垫,并最终传导至所述金属装置,从而通过将所述EMI接地而对所述连接器组件进行EMI保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使用所述多向导电壳体的所述连接器组件的电磁干扰(EMI)接地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编织屏蔽件由不锈钢等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使用所述多向导电壳体的所述连接器组件的电磁干扰(EMI)接地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向导电壳体由注入金属的导电材料制成,所述注入金属的导电材料选自包括塑料、树脂和尼龙的组。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使用所述多向导电壳体的所述连接器组件的电磁干扰(EMI)接地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向导电壳体由填充有不锈钢纤维的材料制成,所述填充有不锈钢纤维的材料选自包括塑料、树脂和尼龙的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S.T.公司,未经J.S.T.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277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