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纤维前体用处理剂及碳纤维前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03962.6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4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土井章弘;大岛启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竹本油脂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6M15/643 | 分类号: | D06M15/643;D06M15/53;D01F6/38;D01F9/22;D06M10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洪磊 |
地址: | 日本国爱***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体用 处理 | ||
本发明的碳纤维前体用处理剂含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氨基改性硅氧烷、以及于25℃的运动粘度为5~200mm2/s的二甲基硅氧烷。所述氨基改性硅氧烷的含有量与所述二甲基硅氧烷的含有量的质量比为氨基改性硅氧烷/二甲基硅氧烷=99.9/0.1~90/10。并且,本发明的碳纤维前体的特征在于附着有所述碳纤维前体用处理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抑制碳纤维前体的纺丝工序中的起毛的碳纤维前体用处理剂、及附着有碳纤维前体用处理剂的碳纤维前体。
背景技术
碳纤维通常作为例如与环氧树脂等基体树脂组合而成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而被广泛用于建材、传输设备等各领域中。通常,作为碳纤维前体,例如经过将丙烯酸纤维进行纺丝的工序、对纤维进行拉伸的工序、耐燃化处理工序、以及碳化处理工序而制造碳纤维。在碳纤维前体中,为了抑制在碳纤维的制造工序中产生的纤维间的胶着或熔接,有时使用碳纤维前体用处理剂。
以往,已知有专利文献1、2中公开的碳纤维前体用处理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关于通过将多亚烷基多胺(Polyalkylene Polyamine)与具有饱和或不饱和的直链或支链且碳原子数为8~24的脂肪酸进行反应而获得的含有多亚烷基多胺脂肪酸缩合物的中和盐的碳纤维用集束剂组成物。专利文献2公开了关于含有运动粘度为1500cSt的氨基改性硅氧烷、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运动粘度为100000cSt的二甲基硅氧烷等的碳纤维前体纤维用油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382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131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现有的碳纤维前体用处理剂在碳纤维前体的纺丝工序中抑制线起毛的效果并不充分。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碳纤维前体的纺丝工序中的起毛的碳纤维前体用处理剂、附着有碳纤维前体用处理剂的碳纤维前体。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人们为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研究的结果,发现含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氨基改性硅氧烷、以及特定粘度的二甲基硅氧烷的碳纤维前体用处理剂正好合适。
即,本发明的一方式中提供一种碳纤维前体用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氨基改性硅氧烷、以及于25℃的运动粘度为5~200mm2/s的二甲基硅氧烷。
在所述碳纤维前体用处理剂中,优选所述氨基改性硅氧烷的含有量与所述二甲基硅氧烷的含有量的质量比为氨基改性硅氧烷/二甲基硅氧烷=99.9/0.1~90/10。
在所述碳纤维前体用处理剂中,优选所述氨基改性硅氧烷于25℃的运动粘度为50~800mm2/s。
在所述碳纤维前体用处理剂中,优选将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氨基改性硅氧烷及所述二甲基硅氧烷的含有比例的合计设为100质量份时,以9~85质量份的比例含有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10~90.9质量份的比例含有所述氨基改性硅氧烷,以及以0.1~5质量份的比例含有所述二甲基硅氧烷。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中,提供一种碳纤维前体,其附着有该碳纤维前体用处理剂。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纺丝工序中的线起毛。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将本发明的碳纤维前体用处理剂(以下仅称为处理剂)具体化的第一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竹本油脂株式会社,未经竹本油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39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