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燃料燃烧器、锅炉装置、固体燃料燃烧器的喷嘴单元及导流叶片单元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04303.4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3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木山研滋;越智健一;水户昌平;北风恒辅;岭聪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动力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3D1/00 | 分类号: | F23D1/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赵晶;李范烈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燃料 燃烧 锅炉 装置 喷嘴 单元 导流 叶片 | ||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NOx的产生并减少未燃成分、CO的固体燃料燃烧器。向在炉膛(2)的壁部(19)穿设的燃烧器喉口(28)插入的固体燃料燃烧器(5)中,具备:固体燃料喷嘴(10),喷出固体燃料与一次空气的混合流体;二次空气喷嘴(11),喷出二次空气;三次空气喷嘴(12),喷出三次空气;二次空气引导构件(34),位于固体燃料喷嘴的前端外周部,将二次空气的流动向径向的外侧引导;及一个以上的三次空气引导构件(20),位于三次空气喷嘴的前端部,将三次空气的流动相对于固体燃料燃烧器的中心轴(C)以第一角度(θ1)向径向的外侧引导,固体燃料燃烧器的轴向上的三次空气引导构件的前端位置(X2)比二次空气引导构件的前端位置(X1)靠炉膛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煤粉或生物质等固体燃料燃烧的固体燃料燃烧器、具备该固体燃料燃烧器的锅炉装置、固体燃料燃烧器的喷嘴单元及安装于固体燃料燃烧器的导流叶片单元。
背景技术
作为本技术领域的背景技术,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煤粉燃烧器,在喷出煤粉与一次空气的混合物的煤粉喷嘴的外侧呈同心圆状地设置喷出二次空气的二次空气喷嘴,并在该二次空气喷嘴的外侧呈同心圆状地设置喷出三次空气的三次空气喷嘴,在将二次空气流路与三次空气流路分隔的隔壁前端部设置扩管部,其中,在将所述煤粉喷嘴与所述二次空气喷嘴分隔的隔壁前端部设置具有与一次空气的流动大致垂直的平面的障碍物和具有与二次空气的流动大致垂直的平面的引导板,所述障碍物的平面位于比所述引导板的平面靠所述煤粉喷嘴的轴向的上游侧,所述引导板的平面比所述扩管部的前端向所述煤粉喷嘴的轴向的下游侧突出设置”。
根据专利文献1,利用引导板使二次空气的流动向径向的外侧偏转,由此能够增大由一次空气形成的氧浓度低的还原焰区域。由此,能抑制NOx的产生。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9861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如果增大氧浓度低的还原焰区域,则固体燃料与二次空气及三次空气的混合变慢,因此处于未燃成分、CO增加的倾向。因此,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固体燃料燃烧器中,为了进一步减少未燃成分、CO,需要进一步想办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NOx的产生并减少未燃成分、CO的固体燃料燃烧器、锅炉装置、固体燃料燃烧器的喷嘴单元及导流叶片单元。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代表性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燃料燃烧器,向在炉膛的壁部穿设的燃烧器喉口插入,所述固体燃料燃烧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固体燃料喷嘴,喷出固体燃料与一次空气的混合流体;二次空气喷嘴,在所述固体燃料喷嘴的外侧与所述固体燃料喷嘴呈同心圆状地设置,喷出二次空气;三次空气喷嘴,在所述二次空气喷嘴的外侧与所述二次空气喷嘴呈同心圆状地设置,喷出三次空气;二次空气引导构件,位于所述固体燃料喷嘴的前端外周部,将二次空气的流动向径向的外侧引导;及一个以上的三次空气引导构件,位于所述三次空气喷嘴的前端部,将三次空气的流动相对于所述固体燃料燃烧器的中心轴以第一角度向径向的外侧引导,所述固体燃料燃烧器的轴向上的所述三次空气引导构件的前端位置比所述二次空气引导构件的前端位置靠所述炉膛侧,所述燃烧器喉口以所述燃烧器喉口的内周面相对于所述中心轴以第二角度倾斜的方式从所述炉膛的壁部的燃烧器侧朝向炉膛侧扩径地形成,所述第一角度设定为相对于所述中心轴处于10度~40度的范围内,所述第二角度比所述第一角度大,在所述三次空气引导构件与所述燃烧器喉口之间设置有密封空气导入构件,该密封空气导入构件将三次空气的一部分作为密封空气导入,所述密封空气导入构件相对于所述中心轴以第三角度向径向的外侧倾斜,在所述密封空气导入构件的前端部设置有密封空气偏转构件,该密封空气偏转构件用于使所述密封空气向径向的外侧偏转。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动力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动力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43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路滤波的方法与装置
- 下一篇:异常检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