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04366.X | 申请日: | 2020-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55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雅思敏·雷哈娜;杨艳江;魏卓;沙庆迪;李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落爱青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故障诊断 方法 装置 车辆 | ||
一种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及车辆,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未经授权的诊断仪对车辆的干扰。该方法可应用于车辆,车辆包括ECU和网关,网关用于管理ECU,该方法包括网关对诊断仪进行认证,若认证成功,网关生成第一共享密钥,并向ECU发送第一共享密钥,第一共享密钥为ECU与诊断仪之间共享的密钥,ECU用第一共享密钥对待传输的诊断数据进行加密,并向诊断装置发送加密后的诊断数据。通过网关对诊断仪进行认证,有助于避免未经授权的诊断仪对车辆的干扰,而且有助于节省ECU的开销。进一步,通过第一共享密钥有助于提高ECU向诊断仪传输的诊断数据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车辆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随之对车辆的维修和检测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可在车辆中装载车载诊断系统,车载诊断系统可用于记录车辆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当车辆发生故障时,可通过分析车载诊断系统获取的诊断数据以了解车辆存在的故障,进而对车辆中存在的故障进行维修。
现有技术中,获取车载诊断系统中的诊断数据的方法为:将测试仪与车载诊断系统相连,测试仪可以通过读取车载诊断系统中的诊断数据,例如,数据故障处理代码(datatroubleshoot codes,DTCs),基于获取的诊断数据来确定本次故障原因。但是由于诊断数据可能是机密且敏感的,若是未经授权的测试仪获取到诊断数据,可能会运行恶意测试算法或安装恶意固件,对车辆造成不良干预。因此,车载诊断系统需要与测试仪进行相互认证,以避免未经授权的测试仪对车辆的干扰。
目前,通常是车载诊断系统中的每个电子控制单元(elecmal control unit,ECU)对测试仪进行认证,但是由于各个ECU资源有限,有的ECU可能不能对测试仪进行认证,如此,可能会有未经授权的测试仪对车辆进行干扰。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及车辆,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未授权的诊断装置对车辆的干扰。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故障诊断方法,可应用于车辆,该车辆可包括网关和ECU,网关用于管理ECU。该方法包括网关对诊断装置进行认证,若认证成功,网关生成第一共享密钥,网关向ECU发送第一共享密钥,第一共享密钥为ECU与诊断装置之间共享的密钥,第一共享密钥用于ECU对待传输的诊断数据进行加密,其中,待传输的诊断数据为EUC向诊断装置待传输的数据,诊断装置用于获取车辆信息。
基于该方案,通过网关对诊断装置进行认证,有助于避免未经授权的诊断装置对车辆的干扰。而且,通过网关对诊断装置进行认证即可,不需要每个ECU都对诊断装置进行认证,一方面,对诊断装置的认证效率较高;另一方面,有助于节省ECU的开销。进一步,网关还可为EUC生成第一共享密钥,如此,有助于进一步节省ECU的开销,第一共享密钥用于ECU对待传输的诊断数据进行加密,从而有助于提高ECU向诊断装置传输的诊断数据的安全性,即便ECU向诊断装置传输的诊断数据被非法设备窃取,由于是通过第一共享密钥加密的密文数据,非法设备也不能获取到真实的诊断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关可对第一共享密钥进行加密,得到加密后的第一共享密钥,进一步,网关向ECU发送加密后的第一共享密钥。
通过网关向ECU发送加密的第一共享密钥,有助于提高第一共享密钥的安全性,即便第一共享密钥被非法设备窃取,由于是加密的密文,非法设备也无法获取到真实的第一共享密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关也可向诊断装置发送第一共享密钥。如此,有助于提高诊断装置获取第一共享密钥的效率。
本申请示例性的给出了如下两种网关对诊断装置的认证方式。
方式一,网关基于诊断装置的公钥基础设施(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PKI)证书和对随机数的签名对诊断装置进行认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43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