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花塞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04634.8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2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岛田大辉;吉田治树;原田直弥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T13/36 | 分类号: | H01T13/3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强;高培培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花塞 | ||
提供能够难以破坏绝缘体的火花塞。绝缘体具备:圆筒状的第一部;圆筒状的第二部,位于第一部的后端侧,自身的前端的外径F比第一部的外径小;圆筒状的第三部,位于第一部的前端侧,自身的后端的外径D比第一部的外径及第二部的前端的外径F小;第一倾斜部,将第一部与第二部之间连接,随着朝向后端侧而外径变小;及第二倾斜部,将第一部与第三部之间连接,随着朝向前端侧而外径变小,第二倾斜部的轴线方向的长度A及第一倾斜部的轴线方向的长度B满足2.0≤A/B≤3.9,满足0.50≤D/F≤0.8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筒状的绝缘体的火花塞。
背景技术
为了使在火花塞中使用的筒状的绝缘体难以破坏,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绝缘体的某部位的壁厚除以该部位的外径而得到的值设定为某范围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558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该技术中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为了响应该要求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绝缘体难以破坏的火花塞。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该目的,本发明的火花塞具备形成有从前端侧向后端侧沿着轴线延伸的轴孔的绝缘体,绝缘体具备:圆筒状的第一部;圆筒状的第二部,位于第一部的后端侧,自身的前端的外径F比第一部的外径小;圆筒状的第三部,位于第一部的前端侧,自身的后端的外径D比第一部的外径及第二部的前端的外径F小;第一倾斜部,将第一部与第二部之间连接,随着朝向后端侧而外径变小;及第二倾斜部,将第一部与第三部之间连接,随着朝向前端侧而外径变小,第二倾斜部的轴线方向的长度A及第一倾斜部的轴线方向的长度B满足2.0≤A/B≤3.9,满足0.50≤D/F≤0.88。
发明效果
根据方案1记载的火花塞,若向绝缘体施加弯曲载荷,则应力向与轴线垂直的截面的形状变化的第一倾斜部及第二倾斜部集中,第一倾斜部及第二倾斜部容易成为破坏的起点。尤其是,由于第二倾斜部相连的第三部的后端的外径D比第一倾斜部相连的第二部的前端的外径F及第一部的外径小,所以第二倾斜部容易比第一倾斜部先破裂。但是,第二倾斜部的轴线方向的长度A及第一倾斜部的轴线方向的长度B在0.50≤D/F≤0.88时满足2.0≤A/B≤3.9,因此能够减小容易成为破坏的起点的第二倾斜部的应力。由此,能够使绝缘体难以破坏。
根据方案2记载的火花塞,满足0.50≤D/F≤0.58。因而,第二倾斜部的强度下降,容易破裂。但是,由于满足2.0≤A/B≤3.9,所以能够抑制第二倾斜部的应力而显著地抑制第二倾斜部的破裂。
根据方案3记载的火花塞,在将对第三部的轴线方向的长度加上第二倾斜部的轴线方向的长度A而得到的长度设为Z时,满足2.2D+7.8≤Z≤34且4.5≤D≤8。在方案1或2的效果的基础上,能够使绝缘体更难以破坏。
根据方案4记载的火花塞,由于满足24≤Z≤34,所以在方案3的效果的基础上,能够使绝缘体进一步难以破坏。
根据方案5记载的火花塞,由于主体配件的阳螺纹的标称直径为12mm以下,所以配置于主体配件的内侧的绝缘体细,容易破坏。但是,通过应用本发明,能够使绝缘体难以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火花塞的单侧剖视图。
图2是将图1的II所示的部分放大的火花塞的剖视图。
图3是将火花塞的一部分放大的单侧剖视图。
图4是将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火花塞的一部分放大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46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刚石涂层工具
- 下一篇:全固态电池的电极和制造包括该电极的电极组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