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及通信用光电复合缆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05257.X | 申请日: | 2020-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8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凌卫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谷雷特机械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17;H01B7/18;H01B9/00;H01B11/22;G02B6/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5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通信 用光 复合 | ||
一种电力及通信用光电复合缆,属于电力通信及线缆技术领域,具有骨架部件(1)、多根光导纤维(2)、四个绝缘套(3)、四根导体(4)、四根填充件(5)、外护套(6);所述骨架部件(1)、绝缘套(3)具有特殊的结构且两者嵌合在一起,导体(4)位于绝缘套(3)内,多根光导纤维(2)位于骨架部件(1)内,填充件(5)位于相邻的绝缘套(3)外侧的间隙中,相邻的绝缘套(3)中,在顺时针方向,上一个绝缘套(3)的第二侧面紧贴下一个绝缘套(3)的第一侧面,最后一个绝缘套(3)的第二侧面紧贴第一个绝缘套(3)的第一侧面;外护套(6)将所有的绝缘套(3)、所有的填充件(5)包覆住。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产品结构简单、设备投入低、生产速度快、通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通信及线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及通信用光电复合缆。
背景技术
电缆作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其应用量不断增加。
技术问题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电缆不易开剥、不易更换、绝缘导线之间采用绞合的方式,造成导体扭曲、性能劣化;而且需要复杂、昂贵的绞合设备;而且电缆在导体损坏后更换极不方便,甚至造成整根电缆或光电缆的报废;另一方面,电缆的生产设备中,挤塑机是相当快的,但是绞合设备通常只有几十米每分钟,故电缆生产的瓶劲大部分在成缆,因此,不是先进的成缆设备的话,极难满足快速交货的要求;而要购买先进的成缆设备,需要支出较高的费用,而且其成本回收较慢,因此,制造线缆的企业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技术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揭示一种电力及通信用光电复合缆,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力及通信用光电复合缆,具有骨架部件、多根光导纤维、多个绝缘套、多根导体、多根填充件、外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部件由中心管、凸出中心管外缘且均匀分布的多个凸出件、位于凸出件上方且向凸出件两侧延伸的卡合件构成,中心管内部具有中心孔,相邻的卡合件之间形成有卡合槽,卡合槽的正中央上方具有与卡合槽相连通的定位槽,所有卡合件的外缘在同一圆柱面上;所述绝缘套由呈对称弯曲状分布的第一绝缘部件、第二绝缘部件、第三绝缘部件、第四绝缘部件构成,第一绝缘部件的左侧下端连接第二绝缘部件的一端,第二绝缘部件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绝缘部件的一端,第一绝缘部件的右侧下端连接第三绝缘部件的一端,第三绝缘部件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绝缘部件的另一端,第四绝缘部件的正中间具有将第四绝缘部件分开的嵌合开口,绝缘套内部具有导体腔,第二绝缘部件的的下表面为第一侧面,第一侧面为平面,第二绝缘部件的下表面为第二侧面,第二侧面为平面,第四绝缘部件的下表面为第三侧面,第三侧面为曲面且为圆柱体表面的一部分;所述电力及通信用光电复合缆中,嵌合开口嵌在凸出件外,第四绝缘部件位于卡合件的下方且位于凸出件的两侧,第三侧面紧贴中心管的外表面,导体位于导体腔内且位于凸出件上方,多根光导纤维位于中心孔内,填充件位于相邻的绝缘套外侧的间隙中,相邻的绝缘套中,在顺时针方向,上一个绝缘套的第二侧面紧贴下一个绝缘套的第一侧面,最后一个绝缘套的第二侧面紧贴第一个绝缘套的第一侧面;外护套将所有的绝缘套、所有的填充件包覆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谷雷特机械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谷雷特机械产品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52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轮平动传动机构
- 下一篇:振动模态优化方法、振动模态优化装置和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