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容指纹识别装置、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05633.5 | 申请日: | 2020-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90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相英;段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3 | 分类号: | G06V40/13;H05K3/32;H05K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孙涛;毛威 |
地址: | 51804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指纹识别 装置 制备 方法 电子设备 | ||
1.一种电容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弧形表面,包括:
电容指纹识别封装结构;
弧面结构,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其中,所述弧面结构的第一面为平面,所述弧面结构的第二面为弧面,所述弧面结构的第一面连接于所述电容指纹识别封装结构的第一面,所述电容指纹识别封装结构的第一面为朝向所述电子设备的外侧的一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指纹识别封装结构包括:电容指纹传感器,第一基板,电连接件和封装材料层;
所述电容指纹传感器通过所述电连接件连接至所述第一基板;
所述封装材料层包覆所述电容指纹传感器以及所述电连接件,并与所述第一基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结构的第二面与所述电容指纹传感器的最大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使得所述电容指纹传感器检测的指纹电容值能够用于指纹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为250μm。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容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结构的第二面与所述电容指纹传感器的最大距离大于或等于160μm。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容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结构的第二面的边缘区域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弧面结构的第二面的中间区域的曲率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容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结构的第二面中边缘区域的曲率半径的范围在5至5.5之间,所述弧面结构的第二面中边缘区域的曲率半径为0.2。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容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材料层的第一面的边缘区域设置有台阶结构,所述封装材料层的第一面的中间区域连接于所述弧面结构的第一面的中间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容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弧形表面中设置有开口,所述电容指纹识别装置用于设置在所述开口中;
所述台阶结构中平行于所述弧面结构的第一面的第一台阶面位于所述开口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容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结构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一台阶面的最大距离大于或等于0.9mm。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容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面的宽度大于或等于0.1mm。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容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指纹识别封装结构的宽度大于或等于2.4mm。
13.根据权利要求2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容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指纹识别装置还包括:
颜色涂覆层,覆盖所述弧面结构以及所述封装材料层。
14.根据权利要求2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容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指纹识别封装结构还包括:
第二基板,电连接至所述第一基板,用于传输所述电容指纹传感器的指纹电容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容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指纹识别封装结构还包括:
底部填充胶,填充于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用于提高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容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边缘区域形成有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用于容纳所述底部填充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563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确定二维地图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酮系溶剂分散硅溶胶及树脂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