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05702.2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0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钟江亮祐;柴田隆二;泷本依史;小高义纪;川井怜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M55/00 | 分类号: | F02M55/00;F02M5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霍玉娟;张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在能够供给高压燃料的燃料供给系统中,能够通过简易的构造来降低低压配管中的脉动,并且能够实现模具的长寿命化的连接器(15)的阀体(60)具备:阀座抵接面(61a),其在高压燃料不逆流的情况下通过低压燃料的压力而从环状阀座(33c1)沿轴向分离而形成正向流路(P),在高压燃料逆流的情况下能够与环状阀座(33c1)抵接;以及锥状贯通孔(61b),其形成于比阀座抵接面(61a)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形成流路截面积比正向流路(P)小的节流孔流路,在高压燃料逆流的情况下允许高压燃料的逆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如日本特开2007-218264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00-265926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存在利用高压泵对从燃料箱通过低压泵供给的低压燃料进行加压并将加压后的高压燃料供给至内燃机的燃料供给系统。在该燃料供给系统中,由于高压泵的驱动而在供低压燃料流通的低压配管中产生脉动,因此要求降低该脉动。尤其是,在由高压泵加压后的高压燃料向低压配管侧逆流的情况下,低压配管中的脉动成为问题。
在日本特开2007-218264号公报中,为了降低低压配管中的脉动而设置有减振器机构。在日本特开2000-265926号公报中,为了降低低压配管中的脉动,设置有使燃料的一部分从高压泵返回至低压配管侧的返回通路,并设置有用于开放该返回通路的电磁阀和节流孔。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设置减振器机构、返回通路会使构造复杂化,并且导致高成本化。进一步地,还需要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例如,在通过压铸、注射成形等将熔融材料供给至模具内的制法来成形阀体时,要求实现模具的长寿命化。因而,需要对阀体的形状进行设计,以能够实现模具的长寿命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在能够供给高压燃料的燃料供给系统中,能够通过简易的构造来降低低压配管中的脉动,并且能够实现模具的长寿命化。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在利用高压泵对从低压泵供给的低压燃料进行加压而向内燃机供给高压燃料的燃料供给系统中,与供所述低压燃料流通的低压配管连接。连接器具备:连接器主体,其形成为筒状,在内周面具有环状阀座;以及阀体,其容纳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内部,配置为能够沿所述连接器主体的流路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阀体具备:阀座抵接面,其形成于外周面,在所述高压燃料不逆流的情况下,通过所述低压燃料的压力而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所述环状阀座沿轴向分离,从而在所述阀座抵接面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所述环状阀座之间形成正向流路,在所述高压燃料逆流的情况下,所述阀座抵接面能够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所述环状阀座抵接;以及锥状贯通孔,其形成于比所述阀座抵接面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形成流路截面积比所述正向流路小的节流孔流路,在所述高压燃料逆流的情况下,允许所述高压燃料的逆流。
在高压燃料不逆流的稳定状态下,阀体由于低压燃料的压力而向高压泵侧移动。其结果是,成为阀体的阀座抵接面从连接器主体的环状阀座分离的状态。而且,在连接器主体的环状阀座与阀座抵接面之间形成有正向流路。因而,低压燃料通过在正向流路中流通而向高压泵侧供给。
另一方面,在高压燃料逆流的情况下,阀体由于高压燃料的压力而向低压泵侧移动。其结果是,成为阀体的阀座抵接面与连接器主体的环状阀座抵接的状态。但是,在阀体形成有用于形成节流孔流路的锥状贯通孔。因而,高压燃料经由锥状贯通孔向低压泵侧稍微流通。通过由锥状贯通孔产生的节流孔流路作用,使得比连接器靠低压泵侧的低压配管中的脉动降低。
另外,阀体构成为内置于连接器。在此,考虑不将阀体内置于连接器,而是配置于低压配管。然而,在低压配管配置阀体与在连接器主体配置阀体相比并不容易。因此,在低压配管配置阀体的设计以及制造并不容易,会导致高成本化。因而,通过将阀体配置于连接器主体的内部,能够容易地进行设计以及制造,能够可靠地发挥脉动降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理工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理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57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