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吸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07722.3 | 申请日: | 2020-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1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川本孔阳;大林史朗;小野瀬孝德;中野俊;仓田敦史;横山大史;长田刚一;矢野将;佐藤叶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环球生活方案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7L9/16 | 分类号: | A47L9/16;A47L5/24;A47L9/00;A47L9/02;A47L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梁霄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尘埃等的排出性和清扫性良好的电吸尘器。本发明的电吸尘器的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电动风机的吸尘器主体;和相对于该吸尘器主体可拆装的集尘装置,所述集尘装置具有:至少具有下方开口而形成的下开口的外筒;设置在该外筒内的内筒和伞部;和能够相对于所述外筒转动的、能够使所述下开口开闭的底盖,所述伞部具有:顶板;和与该顶板相连续地设置的、在下方具有开口的滑动凸部,所述伞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内筒滑动,所述开口的开口面积与所述滑动凸部的截面积大致相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吸尘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作为电吸尘器,大致分为将抽吸到的垃圾在纸袋内进行压缩的纸袋方式的集尘装置、和通过旋转气流进行离心分离并收纳在集尘装置内的旋风方式的集尘装置这两种集尘方式。旋风方式因为产生旋转气流,所以与纸袋方式相比,存在压力损失较大的倾向。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以下的旋风方式的电吸尘器。
在配置于主体部的后部的电动风机的前方设置有集尘室,在集尘室内配置有旋风方式的集尘部。在配置于集尘部的内部的一次过滤器的下表面设置有伞状延伸部。主体部被主体罩覆盖,在后部配置电动风机6。在主体罩的前面形成有用于连接连接软管(参考图1)的连接口,排气口形成在背面。在电动风机的前方设置有集尘室19,在集尘室内配置旋风式的集尘部。如后文中详述的那样,集尘部20的集尘容器使用透明树脂形成,在主体罩设置有能够对集尘容器内进行观察的窗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232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上述伞状延伸部是固定于一次过滤器的结构。由此,可能难以将在伞状延伸部内外周和伞状延伸部的下表面的开口部处蓄积的尘埃等顺畅地排出。因此,从集尘室将尘埃等排出之后,必须由使用者亲手将尘埃等扫出,集尘室的尘埃等的排出性变差。
另外,一次过滤器相对于离心分离部收纳部是固定的,可能难以卸下。由此,一次过滤器和伞状延伸部上附着的尘埃等保持蓄积在内部的状态,即使进行水洗,水也可能残留。从而,为了能够对一次过滤器等进行维护,需要使一次过滤器可卸下,并且需要设置供水通过的间隙。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尘埃等的排出性和维护性良好的电吸尘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电吸尘器包括:具有电动风机的吸尘器主体;和相对于该吸尘器主体可拆装的集尘装置,所述集尘装置具有:至少具有下方开口而形成的下开口的外筒;设置在该外筒内的内筒和伞部;和能够相对于所述外筒转动的、能够使所述下开口开闭的底盖,所述伞部具有:顶板;和与该顶板相连续地设置的、在下方具有开口的滑动凸部,所述伞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内筒滑动。此外,所述开口部的开口面积与所述滑动凸部的截面积大致相同。
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尘埃等的排出性和维护性良好的电吸尘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吸尘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从实施方式的电吸尘器卸下延长管后的状态的侧面图。
图3是从电吸尘器卸下延长管后的状态的上面图。
图4是从吸尘器主体卸下集尘装置和抽吸软管后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5是吸尘器主体的卸下上壳体和下壳体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从侧方观察吸尘器主体的图3的I-I截面图。
图7A是集尘装置的正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环球生活方案株式会社,未经日立环球生活方案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77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中清扫作业机
- 下一篇:NR-NR双连通性中的功率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