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组合物及使用该树脂组合物的成型品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08947.0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6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钉本大资;川户大辅;幸田真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曹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23/00 | 分类号: | C08L23/00;C08L23/08;C08L31/04;C08L1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龚敏;王刚 |
地址: | 日本国山口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组合 使用 成型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向脆性树脂、再生树脂或混合存在两种以上不同树脂的复合树脂中配合特定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组合物,提供一种耐冲击性及柔软性、可回收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该树脂组合物的成型品。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包含热塑性树脂(A)1重量%以上且99重量%以下、以及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组合物(B)1重量%以上且99重量%以下,其中,(A)及(B)的总和计为100重量%,所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组合物(B)含有乙酸乙烯酯含量不同的两种以上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冲击性及断裂伸长率优异的树脂组合物及包含该组合物的成型品,所述树脂组合物包含热塑性树脂(A)及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组合物(B),所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组合物(B)包含乙酸乙烯酯含量不同的两种以上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背景技术
聚酯及非晶高分子充分发挥其的高刚性及耐久性,从电子设备的壳体及汽车材料等需要高机械强度的工业零件到食品包装及日用品等消耗品的领域得到广泛利用。近年来,社会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有所提高,希望开发环境负担小的材料、特别是期待对来自生物质的树脂及树脂的回收技术的开发。
然而,在现有的用途中使用时,希望进一步提高机械特性。
首先,一部分聚酯及非晶高分子因其耐冲击性及柔软性较低,所以能够使用的用途有限。
例如,聚乳酸是一种代表性的来自生物质的聚酯,由于降低环境负担的社会形势,其长久以来作为来自石油的塑料的代替材料备受关注。但是,由于其较脆,能够使用的用途有限,至今尚未得到广泛普及。另一方面,在树脂的回收技术领域,其前提是混入有多种树脂。若混入树脂量较多,则容易产生因树脂彼此的相溶性而导致的问题。即,大量非相溶的树脂混合存在的回收树脂的机械特性差。因此,回收时,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来再生制成混入物较少的状态的树脂。但是,用于食品包装等的树脂多被制成多层膜的结构而使用,该多层膜具有不同种类的树脂牢固地层叠而成的构成。这些多层膜难以轻易分离,因此无法应用回收技术而被废弃。
近年来,为了克服这样的技术问题,作为通过组合多种树脂来弥补每种树脂的缺点,并产生以往没有的功能的手段,已知有聚合物合金技术。
例如,现有通过将聚乳酸和软质聚酯共混来提高耐冲击性的方法(专利文献1)。在该方法中,作为局域相(domain)存在于聚乳酸基体中的软质聚酯作为赋予耐冲击性及柔软性的改性剂起作用。然而,耐冲击性的改良效果并不充分。
另外,还已知向聚乳酸和聚烯烃中配合相溶化剂来提高耐冲击性及耐热性的方法(专利文献2)。然而,为了获得充分的耐冲击强度、耐热性,需要使聚烯烃的量很高。
另外,还具有通过向聚乳酸中配合核壳胶乳来提高耐冲击性且保持透明性的方法(专利文献3)。在该方法中,壳部分负责与聚乳酸的相溶性,核部分负责赋予耐冲击性,分散粒径不会因混炼方法产生变化,因此能够得到稳定的性能。然而,核壳胶乳通常成本高,共混而得到的材料的成本也高。
进而,作为回收层叠状态的复合树脂的方法,研究了添加相溶化剂的手段。例如,将离聚物树脂用作相溶化剂,并研究了PE-PET、PP-ABS的复合(专利文献4)。另外,还使用恶唑啉系相溶化剂,并研究了PE-PET等的复合(专利文献5)。此外,还研究了PE-EVOH的复合(专利文献6)。根据这些文献显示,通过添加相溶化剂能够提高PE与PET、EVOH等的复合物的物性。但是,通过这些方法得到的回收树脂的机械特性不充分,因此,需要开发可以进一步改善机械特性的技术。另外,因粘度增加、黄变、异味的问题等导致重复回收性差,因此再生树脂的使用用途受限。
这样的材料有助于降低环境负担,但非常期待一种进一步改善其脆性的材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4-2317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8-038142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曹株式会社,未经东曹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89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除尘器的集尘设备
- 下一篇:流体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