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在共同的井道中的两个电梯轿厢的电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09221.9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2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托比亚斯·温泽尔堡 | 申请(专利权)人: | 蒂森克虏伯电梯创新与运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0 | 分类号: | B66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白少俊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共同 井道 中的 两个 电梯 系统 | ||
公开具有设置在井道中的电梯轿厢24的电梯系统,所述电梯轿厢24与对重26连接。电梯轿厢和对重之间的连接包括具有第一悬挂装置部段的第一悬架。电梯轿厢和对重之间的连接还包括具有与第二承载结构部段的第二悬架。驱动单元50'构造成:借助于第一悬架移动电梯轿厢。此外,另一电梯轿厢24'设置在井道中,所述另一电梯轿厢24'可独立于电梯轿厢借助于第二驱动单元50”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系统,所述电梯系统具有设置在井道中的电梯轿厢,所述电梯轿厢与对重连接。连接包括具有第一悬挂装置部段的第一悬架。连接还包括具有第二悬挂装置部段的第二悬架。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电梯系统中的电梯轿厢的替选的1:1悬架。
背景技术
现今,尤其在高层建筑中的可用面积和居住空间如今变得越来越有价值和昂贵。由于电梯系统占用的空间无法出租,因此占用大量空间的电梯系统花费建筑物所有者大量钱。在绳索运行的电梯系统中,根据设计需要将曳引轮或滚筒设置在电梯井道的(上)端部处,经由所述曳引轮或滚筒引导用于移动电梯轿厢的绳索。通常,在绳索经由曳引轮引导之后,绳索还与对重连接。电梯轿厢的悬架需要建筑物中的空间。根据电梯系统的设计方案,悬架和以及驱动机可以快速占据几个楼层。这尤其适用于、但不仅适用于多舱电梯系统。此外,可以借助于适当地选择悬架来变化驱动单元的电和机械功率之间的比例。因此,在选择适当悬架的情况下,驱动单元可以例如在电功率消耗相同的情况下具有较小的构造,尤其在驱动轴的区域中,由此可以节约空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梯系统的悬架的改进的设计。
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实现。其他有利的实施方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一种电梯系统,其具有设置在井道中的电梯轿厢,所述电梯轿厢与对重连接。电梯轿厢和对重之间的连接包括具有第一悬挂装置部段的第一悬架、尤其1:1悬架。电梯轿厢和对重之间的连接还包括具有第二悬挂装置部段的第二悬架、尤其1:1悬架。在1:1悬架的设计方案中,第一悬架也被描述为第一1:1悬架,类似地,第二悬架被描述为第二1:1悬架。
借助两个不同悬架悬挂电梯轿厢的可行性实现如下优点:通过两个具有较低传递比的悬架获得具有较大传递比的悬架,而无需承担较大传递比的缺点。例如第一和第二悬架都构成为1:1悬架。借助电梯轿厢的这种悬架和对重,可以将1:1悬架和2:1悬架的优点结合。1:1悬架的优点尤其在于:在小的结构空间内以尽可能少的、尤其没有反向弯曲切换来实现悬挂装置从电梯轿厢到对重的引导。2:1悬架的一个优点是:在相同的电功率消耗的情况下可以缩小驱动单元的机械设计、尤其是驱动轴的机械设计尺寸。即在使用2:1悬架时,结构相同的电梯系统的驱动单元可以比使用1:1悬架时(空间)更小。因此,从机械角度来看,在电梯轿厢和对重之间使用两个1:1悬架既可以实现对于悬架更小的结构高度,还可以实现驱动单元的更小的尺寸设计。
尤其当从一个较大的传递比切换到两个较小的传递比时,借助悬架的其他组合可以实现类似的效果。根据本公开,2:1悬架具有比1:1悬架更大的传递比。其他可能的传递比是3:1、4:1或其他更大的传递比。在本公开的范围中,更高的传递比也被描述为更高比例的悬架。
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第二悬架没有驱动器。换言之,仅第一悬架由驱动单元驱动。电梯轿厢由于其自重或对重的自重而沿第二悬架移动。因此,虽然轿厢借助于两个悬架来悬挂,需要仅一个驱动器来移动电梯轿厢。这又意味着所需的结构空间的显着减少,即相对于使用两个驱动单元来移动电梯轿厢显著节约空间。
在一个替选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梯系统具有另一驱动单元,所述另一驱动单元构造成:与驱动单元共同作用地驱动第二悬架和移动电梯轿厢。因此,驱动单元可以设计得更小,其中当然另一驱动单元同样要求空间。两个驱动单元的共同作用应理解为它们同步运行。因此,例如,通过两个驱动单元避免悬挂装置部段中的不必要的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蒂森克虏伯电梯创新与运营有限公司,未经蒂森克虏伯电梯创新与运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92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空树脂颗粒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沸石中的耐烧结金属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