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振性能试验装置及其设计方法、隔振性能试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09250.5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8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东;殷勇;朱贺;吴腾;许骏翔;吴涛;杨梦珂;吴维亮;李其朋;王超;彭云杰;周有新;蔡进;王弟东;赵月扬;廉志坤;刘浩仑;张春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6 | 分类号: | G01M7/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王少虹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 试验装置 及其 设计 方法 试验 系统 | ||
一种隔振性能试验装置及其设计方法、隔振性能试验系统,其中,该隔振性能试验装置包括作为燃料组件运输容器的内构件进行隔振性能试验的模拟体的试验主体(10);所述试验主体(10)的重量、重心以及固有频率与燃料组件运输容器的内构件匹配设置;试验主体(10)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间隔分布、用于连接隔振器(30)的连接孔(20)。该隔振性能试验装置以试验主体(10)作为燃料组件运输容器的内构件模拟体,基于固有频率的设计方法能保证该试验主体(10)和内构件原型高度匹配,从而提高隔振性能试验的准确性,且其整体结构简单,有效降低了验证隔振性能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组件运输容器性能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振性能试验装置及其设计方法、隔振性能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料组件运输容器通常采用数值模拟或1:1样机进行运输试验的方式验证其隔振系统的性能。然而,数值模拟难以保证较高的准确性,1:1样机运输试验成本过高不具备经济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对燃料组件运输容器开展隔振性能试验的隔振性能试验装置及其设计方法、隔振性能试验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隔振性能试验装置,可用于燃料组件运输容器,所述隔振性能试验装置包括作为燃料组件运输容器的内构件进行隔振性能试验的模拟体的试验主体;
所述试验主体的重量、重心以及固有频率与所述燃料组件运输容器的内构件匹配设置;
所述试验主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间隔分布、用于连接隔振器的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试验主体的固有频率包括三个平动方向的频率和三个转动方向的频率;
三个平动方向的频率包括:
x轴方向的频率:
y轴方向的频率:
z轴方向的频率:
其中,kx总为所有隔振器在x轴方向的总刚度,ky总为所有隔振器在y轴方向的总刚度,kz总为所有隔振器在z轴方向的总刚度;m为试验主体的总质量;
三个转动方向的频率包括:
轴向x转动频率:其中W为试验主体的宽度,n为隔振器的个数,ky为单个隔振器在y轴方向的刚度;
竖向y扭转频率:其中Li为隔振器与试验主体重心处的水平距离,i为隔振器的标号,kz为单个隔振器在z轴方向的刚度;/
平面z垂向转动频率:其中Lx为隔振器与试验主体重心处的X 向距离,ky为单个隔振器在y轴方向的刚度;
上式中,Ix、Iy、Iz为三个惯量主轴方向的转动惯量,惯量主轴与坐标轴重合。
优选地,所述试验主体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至少一个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至少一个配重块;所述连接孔设置在所述底座的相对两长边侧上。
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底板、连接在所述底板相对两长边侧上的两个侧板;每一所述侧板上设有若干个所述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试验主体包括至少两个相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板;所述配重块横向穿设在所述支撑板上。
优选地,所述试验主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板顶部的顶板。
优选地,所述配重块为柱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92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佩戴镜片时调整接触镜片处方
- 下一篇:用于物理层设计的概率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