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09428.6 | 申请日: | 2020-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6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永井孝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惠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N5/02 | 分类号: | F01N5/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兆阳;苏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 装置 | ||
一种热交换装置(1),在具有流体导入部(21)和流体导出部(22)的基体(2)的内部设有由多个热交换分支路(ER1、ER2)构成的热交换路和迂回路(DR),在热交换分支路(ER1、ER2)分别配置有供被加热流体流通的热交换部(4),该热交换装置(1)具备切换部,该切换部能够以将在基体(2)中流通的加热流体的流动限制在热交换路和迂回路(DR)中的一方的方式进行切换。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性能优异、并且能够缩短长度而实现小型化的热交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与汽车的内燃机的排热等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与汽车的内燃机的排热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装置,具有专利文献1、2的排热回收装置。这些排热回收装置被设为,在具有排气导入部和排气导出部的大致筒状的基体的内部沿上下配置有热交换路和迂回路,在热交换路配置有供冷却水流动的热交换部,并且通过设于热交换路和迂回路的上游侧的阀的倾动来切换排气向热交换路的流通和排气向迂回路的流通,能够进行必要的热交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317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1279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2的排热回收装置切换向上侧的热交换路和下侧的迂回路的排气流通,但是若利用该构造使加热流体的排气在热交换路中流通,则随着向下游流动,排气的温度急剧降低,热交换效率急剧降低。为了应对该热交换效率的急剧降低而得到所需的热交换性能,需要增大热交换部的热交换面积,导致热交换部、排热回收装置的全长相当长而成为大型的结构。由于热交换装置大多设置于汽车的车身等有限的空间内,因此要求更小型且热交换性能优异的结构。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性能优异、并且能够缩短长度而实现小型化的热交换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热交换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具有流体导入部和流体导出部的基体的内部设有由多个热交换分支路构成的热交换路和迂回路,在所述热交换分支路分别配置有热交换部,所述热交换装置具备切换部,该切换部能够以将在所述基体中流通的加热流体的流动限制在至少所述热交换路和所述迂回路中的一方的方式进行切换。
由此,通过在热交换时使加热流体在分别配置有热交换部的多个热交换分支路中流动,能够增加能够供更高温的加热流体与被加热体进行热交换的范围,能够高效地进行热交换而发挥优异的热交换性能。另外,由于使能够供更高温的加热流体与被加热体进行热交换的范围增加,因此无需增大热交换部的热交换面积,无需延长热交换部、热交换装置的全长,能够缩短热交换部、热交换装置的长度而实现小型化。
本发明的热交换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具有流体导入部和流体导出部的基体的内部设有由多个热交换分支路构成的热交换路和迂回路,在所述热交换分支路分别配置有热交换部,所述热交换装置具备切换部,该切换部能够以将在所述基体中流通的被加热流体的流动限制在至少所述热交换路和所述迂回路中的一方的方式进行切换。
由此,通过在热交换时使被加热流体在分别配置有热交换部的多个热交换分支路中流动,能够增加能够供更高温的加热体与被加热流体进行热交换的范围,能够高效地进行热交换而发挥优异的热交换性能。另外,由于能够增加能够供更高温的加热体与被加热流体进行热交换的范围,因此无需增大热交换部的热交换面积,无需延长热交换部、热交换装置的全长,能够缩短热交换部、热交换装置的长度而实现小型化。
本发明的热交换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部由在厚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并列设置有多个的扁平流通管构成,供流体流通的所述扁平流通管的扁平面沿在所述基体中流通的流体的流动方向延伸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惠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惠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94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全固态电池的混杂固体电解质
- 下一篇:振动检测方法、信号处理装置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