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熔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09809.4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2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土桥正明;森下岳荣;白井幸儿;筑野晋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高股份有限及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0 | 分类号: | B32B27/00;B32B27/18;B32B27/32;C09J11/06;C08L23/00;C08L23/10;C08L91/06;C08L101/12;C09J123/00;C09J123/10;B32B7/027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世娜 |
地址: | 德国杜***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熔组合物,其(i)具有优异的粘合性和耐热性,并且(ii)当将预涂有热熔组合物的基材堆放并储存时,不会转移到基材的表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熔组合物,其包含:(A)无定形聚‑α‑烯烃、(B)结晶丙烯系聚合物,(C)增粘剂树脂,和D)费‑托蜡,其中以组分(A)‑(D)的总量为100重量份计,费‑托蜡(D)的量为1‑15重量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熔组合物、用该热熔组合物涂覆的基材等。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在车辆内饰材料的层压中预涂表皮材料等的热熔组合物。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例如汽车的内饰材料的仪表板、车门饰件等包括烯烃系树脂例如聚丙烯、ABS树脂、氯乙烯树脂等作为基材。通常,为了进一步赋予基材良好的外观和良好的手感(柔软感觉),在这些基材上层压表皮材料(如聚丙烯泡沫或聚氨酯泡沫)。
作为用于基材与表皮材料的层压的粘合剂,通常使用橡胶系或单组分反应性聚氨酯系溶剂系粘合剂。然而,在溶剂系粘合剂中,存在气味问题、可燃性问题和环境问题。另外,当使用溶剂系橡胶粘合剂时,必须在层压基材和表皮材料之前立即通过喷雾等将粘合剂施加至基材上,这增加了现场的工作工时。
另一方面,作为能够减少现场工作工时的对策,有一个方法是在表皮材料的粘结表面预涂单组分反应性聚氨酯系粘合剂,然后在层压工序中,加热预涂有粘合剂的表皮材料以活化粘合剂,并且将表皮材料粘结至基材上。然而,该单组分反应性聚氨酯系粘合剂的问题在于,在预涂之后的储存期间,粘合剂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从而降低粘合性能。
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粘合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公开了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的非反应性聚烯烃系热熔粘合剂。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095972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第2009-126991号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实际的汽车内饰材料层压所需的耐热性随着车辆内部构件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但是耐热性通常需要通过在100℃的条件下使用200g的重物和在80℃的条件下使用300g的重物的90°剥离试验(对于细节,参考本申请的实施例)。然而,如果使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热熔粘合剂,在上述条件下施加负荷时会发生剥离,表明用于层压汽车内饰材料的粘合剂所需的耐热性不足。另外,当使用专利文献1的热熔粘合剂的预涂表皮材料堆放并储存时,通过堆叠,粘合剂会从施加粘合剂的表面转移到与粘合剂接触的表皮材料表面,这引起损害外观的问题。
虽然专利文献2中在80℃下考察了耐热性,但由于近年来的环境问题例如全球变暖,对车辆内饰的耐热性要求更严格。因此,可能需要在90℃或更高,并且在一些情况下需要在100℃的耐热性。实际上,已经发现,在夏季炎热的天气下,仪表板温度变为90℃或更高。然而,专利文献2的粘合剂的耐热性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熔组合物,其(i)能够用于车辆内饰材料的层压,(ii)具有优异的粘合性和耐热性,和(iii)当将预涂有热熔组合物的基材堆放并储存时,不转移到基材(如表皮材料)的表面。
问题的解决方案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广泛研究的结果,本发明人发现,当无定形聚-α-烯烃、结晶丙烯系聚合物、增粘剂树脂和预定量的费-托蜡组合使用时,可以获得具有优异的粘合性和耐热性的热熔组合物,从而完成本发明。当将预涂有所述热熔组合物的基材堆放时,该热熔组合物在非转移性方面也是优异的。
本发明和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如下。
1.热熔组合物,其包含:
(A)无定形聚-α-烯烃,
(B)结晶丙烯系聚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高股份有限及两合公司,未经汉高股份有限及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098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