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脉注入用过滤器的滤板叠层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10264.9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7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姜大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蒂拉因医材韩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05 | 分类号: | B01D29/05;A61M5/165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脉 注入 过滤器 滤板叠层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脉注入用过滤器的滤板叠层结构,其用过滤器形态的支撑体支撑具有过滤功能的过滤体,即使在高压下也能防止过滤体的损坏,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侧过滤器外壳,其形成有用于注入药物的药物注入口;下侧过滤器外壳,其连接到上侧过滤器外壳的下部,形成有用于排出药物的药物排出口;过滤体,其设置在上流侧,执行过滤功能,通过上侧过滤器外壳和下侧过滤器外壳内部的药物注入口注入的药物在上流侧流动;以及支撑体,其设置于过滤体下部的用于排出药物的下流侧,可支撑过滤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脉注入用过滤器的滤板叠层结构,更加详细地涉及一种静脉注入用过滤器的滤板叠层结构,其用过滤器形态的支撑体支撑具有过滤功能的过滤体,即使在高压下也能防止过滤体损坏。
背景技术
通常,在医院以治疗为目的向体内注射药物时,会向静脉或皮下脂肪注入药物,但向皮下脂肪注入时主要使用注射器,向静脉以一定速度注入药物时主要使用输液线。
此时,为了去除可能混入药物的异物而使用过滤器,且主要使用膜滤器。
但是,为了拍摄CT或MRI而使用照亮血管的血管造影剂,以最高3~5ml/sec的速度注入静脉,对此,在单独地只使用膜滤器的情况下,压力在过滤器中累积或超过过滤器的损坏临界点时,过滤器会损坏,丧失过滤器的原来功能。
另外,由于血管造影剂黏度高,压力比一般生理盐水及蒸馏水更加急剧上升。
为了将这种血管造影剂注入静脉内而利用造影剂注射器(Media Injector),因此问题在于,由于造影剂注射器的高压,膜滤器容易损坏,当产生大约5微米以上的过滤器粉末时,损坏的过滤器粉末会封闭血管,从而医疗事故的风险高。
以往为了防止膜滤器损坏,在用于注入药物的过滤器外壳的入口侧设置有网状过滤器,在排出口侧设置有膜滤器。
这种现有的过滤器结构由于没有支撑膜滤器的支架,因此与单一结构的过滤器一样,存在膜滤器损坏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脉注入用过滤器的滤板叠层结构,在用于注入药物的过滤器外壳的入口侧包括具有过滤功能的膜滤器,在过滤器外壳的用于排出药物的排出口侧即膜滤器的下部包括支撑体,支撑体由具有支撑膜滤器的作用的网状或烧结过滤器形成,由此可使得过滤效率最大化,并可防止因高压导致的膜滤器损坏,可使得产品的效率性及坚固性最大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静脉注入用过滤器的滤板叠层结构,其可包括:上侧过滤器外壳,其形成有用于注入药物的药物注入口;下侧过滤器外壳,其连接到上侧过滤器外壳的下部,形成有用于排出药物的药物排出口;过滤体,其设置在上流侧,执行过滤功能,通过上侧过滤器外壳和下侧过滤器外壳内部的药物注入口注入的药物在上流侧流动;以及支撑体,其设置于过滤体下部的用于排出药物的下流侧,从而可支撑过滤体。
过滤体以用于注入药物的上侧过滤器外壳为基准紧贴在支撑体的上部,可由过滤功能强的膜滤器形成。
支撑体由通过网状方式织造的网状过滤器或经高温高压压缩而成且通过烧结方式制作的烧结过滤器形成,可起到支撑过滤体的支架的作用,以便防止过滤体因以高速高压注入的药物而损坏。
支撑体以用于注入药物的上侧过滤器外壳为基准紧贴在过滤体的下部,可支撑过滤体。
下侧过滤器外壳的下部可与设置有止回阀的止回阀外壳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蒂拉因医材韩国有限公司,未经美蒂拉因医材韩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02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