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Nb3Sn超导线材的成品导体装置和用于制造用于Nb3Sn超导线材的子元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10340.6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4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M·瓦尼尔;V·阿拜切利;C·比勒;B·赛勒;K·施伦加;M·特纳;M·菲尔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布鲁克EAS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9/24 | 分类号: | H01L39/2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李骏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nb3sn 超导 线材 成品 导体 装置 制造 元件 方法 | ||
1.用于Nb3Sn超导线材(33)的成品导体装置(20),所述成品导体装置包括:
-多个相互贴靠的子元件(1a;60a),它们分别包含Nb和Sn并且分别在外横截面中构造为六边形,和
-包含Cu并且包围相互贴靠的子元件(1a;60a)的外部结构(21),该外部结构(21)在外横截面中构造为圆形,
所述子元件(1a、60a)分别构造有
-含Sn芯(2),
-包含Cu并且包围含Sn芯(2)的内部基质(3),
-相互贴靠的含Nb棒元件(4)的区域,所述含Nb棒元件分别在外横截面中构造为六边形,尤其是含Nb棒元件(4)分别构造有含Nb芯丝(5)和含Cu丝套(6),
-包含Cu并且包围含Nb棒元件(4)区域的外部基质(7;6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结构(21)构造有外管(19),该外管在外横截面和内横截面中均构造为圆形,在外管(19)和相互贴靠的子元件(1a、60a)之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填充元件(18a-18c),所述填充元件径向外部具有用于直接或间接贴靠在外管(19)内侧上的圆形轮廓(24),并且所述填充元件径向内部具有用于贴靠在相互贴靠的子元件(1a、60a)上的锯齿轮廓(25),
并且填充元件(18a-18c)的整体(18)在径向内部形成近似圆形的整体轮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品导体装置(20),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导体装置(20)包括多个填充元件(18a-18b),并且相互贴靠的子元件(1a、60a)的整体(17)的径向最远突出尖端(16)和填充元件(18a-18b)的圆形轮廓(24)彼此互补形成圆形轮廓(40),填充元件(18a-18b)构造成,使得圆形轮廓(40)具有最小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品导体装置(20),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填充元件(18a-18c)形成一个环绕的填充元件环(22),在该填充元件环内设置相互贴靠的子元件(1a;60a)的整体(17),尤其是对于填充元件环(22)的最小径向壁厚WSmin适用:WSmin≥0.3×KLSub,其中KLSub是六边形子元件(1a;60a)的边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品导体装置(20),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元件环(22)包括多个填充元件(18a-18b),并且填充元件环(22)中沿圆周方向相邻的填充元件(18a-18b)之间的接头(43)至少部分地、优选完全倾斜于径向方向延伸,尤其是对于相应接头(43)的所有延伸长度的最小延伸长度VLmin适用:VLmin≥2×WSmin,其中WSmin是填充元件环(22)的最小径向壁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品导体装置(20),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填充元件(18a-18c)包含Cu。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品导体装置(20),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元件环(22)的填充元件(18a-18c)由适合于在反应热处理期间阻挡或阻碍来自子元件(1a;60a)的Sn扩散到外管(19)中的材料制成,在反应热处理期间来自子元件(1a;60a)的Nb和Sn反应形成Nb3Sn,尤其是填充元件(18a-18c)包括Nb、Ta和/或V。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品导体装置(20),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导体装置(20)包括多个具有不同几何形状的填充元件(18a-18b),尤其是总共存在十二个具有两种不同几何形状的填充元件(18a-18b)。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品导体装置(20),其特征在于,中间结构(41)、尤其是中间管径向设置在外管(19)的内侧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填充元件(18a-18c)的圆形轮廓(24)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布鲁克EAS有限公司,未经布鲁克EAS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03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