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止鸟类摄入经农药处理的物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10441.3 | 申请日: | 202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9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K·E·小巴林格;S·J·维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长代表的美国;阿基昂生命科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29/12 | 分类号: | A01M29/12;A01N35/06;A01N59/06;A01N5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吴亦华;侯宝光 |
地址: | 美国华盛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止 鸟类 摄入 农药 处理 物质 | ||
本申请涉及阻止鸟类的组合物和使用该组合物阻止鸟类摄入致死剂量的经农药处理的物质如经农药处理的植物种子的方法。阻止鸟类的组合物包含驱鸟剂和/或视觉提示剂。已用阻止鸟类的组合物处理过的、经农药处理的物质将防止鸟类摄入致死剂量的经农药处理的物质,同时不会阻止鸟类摄入非致死剂量的同一经农药处理的物质。
本申请要求2019年1月2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796,051的优先权,其内容在此整体并入本文。
本申请中描述的工作由美国农业部赞助。
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涉及阻止鸟类摄入致死剂量的经农药处理的物质,同时不阻止鸟类摄入非致死剂量的同一经农药处理的物质。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农药和杀真菌剂已应用于多种物质以防止昆虫和植物病害,所述多种物质包括例如作物、花卉和蔬菜种子。用于农药和杀真菌剂的活性成分自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成立以来一直受到该机构的监管。几十年来,EPA已经将这些活性成分中的许多判定为对环境或野生动物是有害的,因此,已从清单中删除了更为有害的化学物质,转而支持更为有益的物质。这种趋势还在继续,时至今日,现行的登记农药清单仍然存在残留的负面影响。
例如,过去曾使用(甲硫威(methiocarb))等有毒物质来驱赶鸟类,但现在已被EPA禁用。具有非常低的LD50,因此鸟类不会被这种化合物驱赶,反而是即使摄入量非常小,鸟类也会死亡。
在商用谷物农场播种期间,种子意外洒落。洒落的种子应被掩埋以防止野生动物试图吃掉洒落的种子,但是会有一些种子不可避免地从播种设备掉到地上。洒落的种子涂覆有即使鸟类摄入很少的量也会伤害该动物的农药和/或杀真菌剂。
农药至少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对鸟类致死。第一个方式是由摄入足够数量的经农药处理的物质(例如植物种子)导致的直接致死结果。例如,一颗经吡虫啉处理的玉米种子、三到四颗经处理的谷物种子或四到五颗经处理的油菜籽对普通鸟类来说可能是致命的。Mineau and Palmer,The Impact of the Nation’s Most Widely Used Insecticides onBirds,American Bird Conservancy,2013年3月。农药第二种使鸟类致死的方式是通过亚致死效应,该效应使鸟类迷失方向或无法避开捕食者。这种效应是中毒的一种形式,鸟类可表现得如同醉酒一样,并因无法保护自己而最终死亡。例如,已经表明在美国每年约有7200万只鸟类被农药直接杀死,然而,亚致死效应的发生率是这的十倍。Mineau and Palmer,同上。
使用充分的、驱避水平剂量的驱鸟剂可以防止植物种子的损失,但不能选择性地防止野生动物摄入低于毒性水平的农药。根据实验室喂养实验,已经确定驱鸟剂的充分的、驱避水平剂量为大于或等于80%的驱避率。参见,例如,Werner et al.,Appl.Anim.Behav.Sci.121:190-96(2009);Werner et al.,J.Wildl.Manage.72:1863-68(2008);Werner et al.,J.Wildl.Manage.72:1007-11(2008);Werner etal.J.Wildl.Manage.
71:1676-81(2007)。
然而,需要的是此类驱避剂的显著较低的剂量,该剂量阻止鸟类仅摄入致死剂量的经农药或杀真菌剂处理的物质但允许鸟类偶尔摄入非致死剂量,从而降低成本并保护鸟类免于致死剂量的此类驱避剂。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长代表的美国;阿基昂生命科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农业部长代表的美国;阿基昂生命科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04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