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喷嘴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11266.X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62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树杉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主分类号: | F02B37/24 | 分类号: | F02B3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玮;苏琳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喷嘴 单元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变喷嘴单元。可变喷嘴单元(100)具备:第一板(110)、第二板(120)、分别具有旋转轴部(142)以及叶片(144)的多个喷嘴叶片(140)、多个叶片臂(160)以及协调环(170)。各叶片臂(160)具有卡合部(164)。多个叶片臂(160)包含至少一个延长臂(161)。延长臂(161)具有延长部(166),该延长部(166)具有从卡合部(164)朝向第二板(120)延伸的形状。第二板(120)具有接纳延长部(166)的接纳部(122)。接纳部(122)具有在各喷嘴叶片(140)使排气流路的流路面积最大的位置以及最小的位置与延长部(166)抵接的抵接壁(12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变喷嘴单元。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使朝向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叶轮的排气的流路面积的大小变化的可变喷嘴单元。例如,在日本特开2010-180864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侧板、主板、多个喷嘴销、多个喷嘴叶片、多个臂、协调环以及限位器的可变喷嘴单元。侧板以及主板分别形成为圆环状。在侧板与主板间形成有排气的排气流路。各喷嘴销以能够相对于侧板以及主板相对旋转的方式被各板保持。各喷嘴叶片是改变排气流路的流路面积的大小的部件,以与该喷嘴销一起绕各喷嘴销的中心轴旋转的方式固定于喷嘴销。各臂在排气流路的外侧与喷嘴销连接,使各喷嘴销绕其中心轴旋转。在协调环的内周面形成有与各臂的端部卡合的凹部。因此,协调环旋转,由此全部的臂同时绕喷嘴销旋转。由此,各喷嘴叶片的姿势被改变,所以排气流路的流路面积的大小被改变。另外,在协调环的内周面形成有切口部,在该切口部内设置有限位器。限位器固定于主板,是限制协调环的旋转角度的部件。具体地说,限位器在各喷嘴叶片使排气流路的流路面积最大的位置以及最小的位置,与切口部的内表面抵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80864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那样的可变喷嘴单元中,需要用于限制协调环的旋转角度的专用的部件(限位器),另外,还产生组装该专用的部件的工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省略用于限制协调环的旋转角度范围的专用部件的可变喷嘴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可变喷嘴单元是调整涡轮增压器的排气流路的流路面积的大小的可变喷嘴单元。该可变喷嘴单元具备:第一板,其形成为圆环状;第二板,其配置于与上述第一板对置的位置,并形成为圆环状,在上述第一板与上述第二板之间形成上述排气流路;多个喷嘴叶片,其分别具有旋转轴部以及叶片,上述旋转轴部以能够相对于上述第一板以及上述第二板相对旋转的方式被上述第一板以及上述第二板保持,并具有沿着从上述第一板朝向上述第二板的朝向从上述第二板突出的突起部,上述叶片配置于上述第一板与上述第二板间,并以与上述旋转轴部一起绕上述旋转轴部的中心轴旋转的方式与上述旋转轴部连接,该多个喷嘴叶片能够改变上述排气流路的流路面积的大小;多个叶片臂,其与各上述旋转轴部的上述突起部连接,使各上述旋转轴部绕其中心轴旋转;以及协调环,其以能够相对于上述第二板绕上述第二板的中心轴相对旋转的方式被上述第二板支承,与相对于上述第二板的相对旋转对应地使上述多个叶片臂的各叶片臂绕各上述旋转轴部旋转。上述协调环具有沿着上述协调环的周向排列并且保持各上述叶片臂的多个臂保持部。各上述叶片臂具有与上述臂保持部卡合的卡合部。上述多个叶片臂包含至少一个延长臂。上述延长臂具有延长部,该延长部具有从上述卡合部朝向上述第二板延伸的形状。上述第二板具有接纳上述延长部的接纳部。上述接纳部具有在上述多个喷嘴叶片的各喷嘴叶片使上述排气流路的流路面积最大的位置以及最小的位置与上述延长部抵接的抵接壁。
在本可变喷嘴单元中,多个叶片臂包含具有延长部的延长臂,第二板具有接纳部,延长部与接纳部的抵接壁抵接,由此以在各喷嘴叶片使排气流路的流路面积最大的位置与最小的位置之间旋转的方式,限制协调环的旋转角度范围。因此,能够通过叶片臂与第二板来限制协调环的旋转角度范围,而不使用现有那样的用于限制协调环的旋转角度范围的专用的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12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