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轧钢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11717.X | 申请日: | 2020-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3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林宏太郎;首藤洋志;筒井和政;海藤宏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1D9/46 | 分类号: | C21D9/46;C22C38/00;C22C38/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刘航;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轧 钢板 | ||
一种热轧钢板,具有规定的化学组成,在金属组织中,残余奥氏体以面积%计为3.0%以上,将<110>方向设为轴从而晶体取向差为52°的晶界的长度L52和晶体取向差为7°的晶界的长度L7之比即L52/L7超过0.18,Mn浓度的标准偏差为0.60质量%以下,抗拉强度为1180MPa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轧钢板。具体而言,涉及通过压制加工等成形为各种各样的形状来利用的热轧钢板,尤其是涉及高强度且延展性及剪切加工性优异的热轧钢板。
本申请基于在2019年3月6日向日本提出的专利申请2019-040472号要求优先权,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地球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在许多领域中致力于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的削减。在汽车制造商中,以低油耗化为目的的车体轻量化的技术开发也正在活跃地进行。但是,为了确保乘员的安全,也将重点放在提高耐碰撞特性上,因此车体轻量化并不容易。
因此,为了兼顾车体轻量化和耐碰撞特性,正在研究使用高强度钢板来使构件薄壁化。因此,强烈期望获得兼备高强度和优异的成形性的钢板,为了应对这些要求,以往就曾提出了好几种技术。其中,由于含有残余奥氏体的钢板通过相变诱发塑性(TRIP)而显示优异的延展性,因此迄今为止也进行了许多研究。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耐碰撞安全性和成形性优异的汽车用高强度钢板,其中,使平均晶体粒径为5μm以下的残余奥氏体分散在平均晶体粒径为10μm以下的铁素体中。在金属组织中包含残余奥氏体的钢板,虽然在加工中奥氏体发生马氏体相变从而通过相变诱发塑性而显示大的伸长率,但是扩孔性因硬质的马氏体的生成而受损。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将铁素体及残余奥氏体微细化,不仅延展性提高,扩孔性也提高。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伸长率和放边性优异的抗拉强度为980MPa以上的高强度钢板,其中,使由残余奥氏体和/或马氏体构成的第二相微细地分散在晶粒内。
在专利文献3及4中公开了一种延展性和放边性优异的高强度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延展性和放边性良好的高强度热轧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在热轧完成后1秒钟以内冷却到720℃以下的温度区域,在超过500℃且为720℃以下的温度区域以1~20秒钟的滞留时间滞留,然后在350~500℃的温度区域进行卷取。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延展性和放边性良好的高强度热轧钢板,其中,以贝氏体为主体,并具有适量的多边形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并且,在将残余奥氏体除外的钢组织中,由具有15°以上的晶体取向差的晶界包围的晶粒的平均粒径为15μm以下。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11-6132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第9961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国专利第565571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国专利第62412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由于汽车构件具有各种各样的加工样式,因此所要求的成形性根据所应用的构件而不同,其中,延展性被定位为成形性的重要指标。另外,汽车构件通过压制成形而成形,但该压制成形的坯料板大多通过生产率高的剪切加工来制造。尤其是1180MPa以上的高强度钢板,剪切加工后的整形(coining)等的后处理所需要的载荷变大,因此期望以特别高的精度控制剪切加工后的端面的毛刺(飞边)的高度。
专利文献1~4中所公开的技术,均是使延展性和延伸扩孔性的压制成形性提高的技术,但没有提及使剪切加工性提高的技术,推测为在压制成形构件的阶段需要后处理,制造成本上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17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