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广角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12124.5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6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土屋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13/04 | 分类号: | G02B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贺财俊;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长野县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广角镜头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广角镜头,在四组五片式透镜结构中,能够维持第二透镜(20)的生产率,缩短整个透镜系统的物像间距离,实现广角化。广角镜头(100)具有四组五片式透镜结构。第二透镜(20)、第三透镜(30)、第四透镜(40)及第五透镜(50)是塑料透镜,第四透镜(40)和第五透镜(50)构成接合透镜(60)。第一透镜(10)的折射率n1为1.839,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1)。1.800<n1...条件表达式(1),第二透镜(20)的焦距f2和整个透镜系统的焦距f0之比即f2/f0为‑2.680,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2)。‑3.000<f2/f0<‑2.500...条件表达式(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各种摄像系统中使用的广角镜头。
背景技术
作为广角镜头,提出了一种四组五片式透镜结构(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广角镜头由从物侧依次配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光圈、第四透镜及第五透镜构成,第一透镜是像侧的透镜面为凹曲面的负透镜,第二透镜是像侧的透镜面为凹曲面的负透镜,第三透镜是像侧的透镜面为凸曲面的正透镜,第四透镜是像侧的透镜面为凹曲面的负透镜。第五透镜是物侧的透镜面及像侧的透镜面均为凸曲面的双凸透镜,与第四透镜构成接合透镜。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广角镜头中,第一透镜使用折射率约为1.5的透镜材料,第二透镜是弯月形透镜。因此,为了确保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的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像侧的透镜面为深的凹曲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638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广角镜头中,第二透镜的像侧的透镜面是深的凹曲面。因此,在成型第二透镜时,难以向模具内填充树脂,因此成型时间长等,难以制造。所以,对于第二透镜,生产效率容易降低,并且成品率容易降低。
鉴于以上问题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广角镜头,其由四组五片式透镜构成,将第二透镜的透镜面设为浅的凹曲面。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广角镜头,包括:多个透镜和光圈,所述多个透镜由从物侧依次配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及第五透镜构成,所述光圈配置于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之间,所述第一透镜是像侧的透镜面为凹曲面的负弯月形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是物侧的透镜面及像侧的透镜面均为凹曲面的双凹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是物侧的透镜面及像侧的透镜面均为凸曲面的双凸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是像侧的透镜面为凹曲面的负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是物侧的透镜面及像侧的透镜面均为凸曲面的双凸透镜,将所述第一透镜的折射率设为n1,将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设为f2,将整个透镜系统的焦距设为f0时,折射率n1、焦距f2及焦距f0满足以下两个条件表达式
1.800<n1
-3.000<f2/f0<-2.500。
在本发明中,第一透镜由于折射率n1超过1.800所以负光焦度较大。另外,第二透镜由于是双凹透镜所以负光焦度较大。因此,增大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的负光焦度,可以适当地修正各种像差,特别是可以适当地修正色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可以将第二透镜的像侧的透镜面设为浅的凹曲面,所以可以设为容易制造第二透镜的结构,因此能够降低第二透镜的成品率,提高生成效率等。另外,由于第一透镜的折射率n1超过1.800,所以可以减小第一透镜的透镜面的直径。因此,能够实现第一透镜的小型化,所以能够实现广角镜头的小型化。另外,由于f2/f0是比-3.000更接近0的值,因此可以适当地修正各种像差。另外,由于f2/f0小于-2.500,因此也可以不将第二透镜的像侧的透镜面设为深的凹曲面。因此,可以设为容易制造第二透镜的结构,因此能够降低第二透镜的成品率,提高生成效率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21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