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长变换元件、光源装置、车辆用前照灯具、透射型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照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12551.3 | 申请日: | 2020-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6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菅野透;一之濑裕一;由井英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K11/08 | 分类号: | C09K11/08;F21Y115/10;F21Y115/30;H01L33/50;G02B5/20;F21V9/38;F21V9/40;F21S41/176;F21S41/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郝家欢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长 变换 元件 光源 装置 车辆 用前照 灯具 透射 照明 显示装置 以及 | ||
1.一种波长变换元件,其将入射光的波长区变换成与入射光的波长区不同的波长区,所述波长变换元件的特征在于;具备:
荧光层,在第一粘结剂内分散第一粒子与小于所述第一粒子的第二粒子;
所述第一粒子对于所述入射光的波长具备荧光特性,
在所述荧光层中的对于包含所述第一粒子以及所述第二粒子的粒子群的体积的所述第一粘结剂的体积比例是10%以上且小于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变换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粘结剂的热导率大于所述第一粒子以及所述第二粒子的热导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波长变换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粒子对于所述入射光的波长具备荧光特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波长变换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粒子以及所述第二粒子由掺杂发光中心元素的荧光体构成,
掺杂于所述第一粒子的发光中心原子的浓度与掺杂于所述第二粒子的发光中心原子的浓度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波长变换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粘结剂内还分散小于所述第一粒子的第三粒子,
所述第三粒子对于所述入射光的波长具备散射特性,
所述粒子群还包含所述第三粒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波长变换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粒子对于所述入射光的波长还具备散射特性。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波长变换元件,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入射光的波长具备散射特性的粒子的平均粒径小于所述入射光的波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波长变换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粘结剂内还分散小于所述第一粒子的第四粒子,
所述第四粒子具备荧光特性,所述荧光特性接收所述入射光的波长,变换成与所述第一粒子放射的波长不同的波长,
所述粒子群还包含所述第四粒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波长变换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荧光层以面向下位层的方式配置,
还具备散射层,所述散射层配置于所述下位层与所述荧光层之间,
所述散射层包含第二粘结剂与具备分散于所述第二粘结剂内的散射特性的粒子,
具备所述散射特性的粒子的折射率高于具备所述荧光特性的粒子、所述第一粘结剂、以及所述第二粘结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波长变换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粘结剂将铝化合物作为主要成分。
11.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从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波长变换元件;以及
光源,向所述波长变换元件出射入射光。
12.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源装置;以及
反射镜,具有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使从所述波长变换元件出射的荧光反射,
所述反射镜的反射面使从所述波长变换元件出射的荧光反射,使得所述荧光与固定方向平行地出射。
13.一种透射型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源装置;以及
透射性基板,配置所述波长变换元件,
所述透射性基板具有照射所述光源的照射面、与所述照射面相对的面,
在与所述透射性基板的照射面相对的面配置所述波长变换元件,
所述光源经由所述透射性基板向所述波长变换元件照射入射光,
所述荧光层从与入射光侧相对的面出射荧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255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介电弹性体发电系统
- 下一篇:有条件移动性执行时的测量配置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