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网络中机器类通信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13218.4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2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萨拉赫·埃丁·哈伊里;穆罕默德·阿萨德;布鲁诺·杰裘克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H04L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徐世俊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网络 机器 通信 正交 接入 | ||
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络中获取信道状态信息估计的方法,包括:每个或至少部分机器类通信设备,将设备特定交错模式和设备特定稀疏映射模式应用于机器类通信设备的训练信号;从机器类通信设备发送上行传输,包括机器类通信设备的训练信号和数据信号;每个或至少部分UE,从UE发送上行传输,包括UE的训练信号和数据信号;以及,至少一个多输入多输出基站,接收上行信号;使用每个机器类通信设备的设备特定交错模式和设备特定稀疏映射模式,将每个机器类通信设备的训练信号与剩余的机器类通信设备和每个UE的训练信号进行区分;使用UE的训练信号,获取UE的信道状态信息估计,以及使用机器类通信设备的训练信号,获取信道状态信息估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网络中机器类通信(MTC,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尤其涉及用于其他类型移动通信(例如增强移动宽带(eMBB,evolved Mobile Broadband))的相同资源上的MTC数据的传输。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例如第三代(3G)移动电话标准和技术已广为人知。3G标准和技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开发。第三代无线通信开发用来支持宏蜂窝移动电话通信。通信系统和网络朝着宽频移动式系统发展。
在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通过无线链路连接到无线电接入网络(RAN,Radio Access Network)。RAN包括:一组基站,其提供到位于该基站所覆盖的小区中的UE的无线链路;以及提供整体网络控制的核心网(CN,Core Network)的接口。可以理解的,RAN和CN各自在整个网络执行各自的功能。为了方便起见,术语蜂窝网络将用于指代RAN和CN的组合,并且被理解为该术语用于指代执行所公开的功能的各个系统。
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开发了所谓的长期演进(LTE,Long TermEvolution)系统,即演进的通用陆基无线接入网(E-UTRAN,Evolved 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ystem Territo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移动接入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宏蜂窝由基站eNodeB或eNB(演进型NodeB)支持。最近,LTE进一步朝着所谓的5G或NR(New Radio,新无线电技术)系统演进,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宏蜂窝由基站gNB支持。NR提出采用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ed)物理传输格式。
无线通信的一个趋势是提供更低的延迟和更可靠的服务。例如,NR旨在支持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Ultra-reliableandlow-latencycommunications),旨在为小数据包(通常为32字节)提供低时延和高可靠性。用户面(user-plane)延迟1ms,可靠性为99.99999%,物理层丢包率为10-5或10-6。
未来一代网络预计将为广泛的具有多样化需求(heterogeneous requirements)的纵向业务(vertical services)提供接入技术。例如,5G NR预计将在单一技术框架内支持增强移动宽带(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massive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和URLLC等服务。这些使用场景中的每一种都受到各种关键性能指标的影响,这些指标可能显著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然而,同样的无线通信网络需要为传统无线通信和其他通信(如MTC)提供高效率的接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32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