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13234.3 | 申请日: | 2020-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4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许志玮;余冬;汤杭飞;谢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装置 电子设备 | ||
一种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可以适用具有柔性屏的电子设备,该柔性屏可以在转轴处弯折,该柔性屏包括主屏和副屏,主屏和副屏通过转轴相连接。该天线装置可包括在靠近转轴的一端的主屏边框上设置第一金属条,以及在靠近转轴的相同端的副屏边框上设置第二金属条。第一金属条可采用双馈设计实现为多天线。当柔性屏处于折叠态时,第一金属条可耦合第二金属条产生辐射,此时第二金属条可作为第一金属条的寄生天线。这样,可有效使用副屏边框上设置的第二金属条,提高主屏边框上设置的第一金属条的辐射效率,优化第一金属条在柔性屏处于折叠态时的天线性能,减小柔性屏处于折叠态时和柔性屏处于打开态时的天线性能的差距。
本申请要求在2019年2月22日提交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1910136437.0、发明名称为“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应用在电子设备中的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智能型手机的普及,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新颖的外观和功能,智能型手机的设计从大屏、全面屏、可绕式屏幕等演进到了可折叠式屏幕。这种演进也依赖于柔性屏技术的发展。智能型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可折叠式屏幕为电子设备的功能设计带来了新的可能性,能够适用和覆盖更多的新的应用场景。同时,可折叠式屏幕也为电子设备的天线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装置,基于电子设备的柔性屏架构,可有效使用副屏边框上设置的第二金属条,提高主屏边框上设置的第一金属条的辐射效率,优化第一金属条在柔性屏处于折叠态时的天线性能,减小柔性屏处于折叠态时和柔性屏处于打开态时的天线性能的差距。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天线装置,该电子设备可包括:柔性屏、转轴和边框。其中,柔性屏可包括:主屏和副屏。转轴将主屏和副屏相连接。主屏的宽度和副屏的宽度(w2)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电子设备的边框可包括主屏边框和副屏边框。本申请中,可以将主屏成为第一屏,可以将副屏称为第二屏。柔性屏可在转轴处被弯折。这里,被弯折可以包括柔性屏向外被弯折、柔性屏向内被弯折。
该天线装置可包括:第一金属条、第二金属条。第一金属条的两端开放,可具有第一开放端和第二开放端。第一金属条可具有靠近的第一开放端的第一馈电点和靠近第二开放端的第二馈电点,第一馈电点可连接第一天线(如分集天线)的匹配电路,第二馈电点可连接第二天线(如GPS天线)的匹配电路。在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点之间,第一金属条上可设置有第一接地点。第二金属条的一端开放,另一端接地。第二金属条上可设置有第一连接点,第一连接点连接第一滤波器,第一滤波器的工作频段可包括第一天线的辐射频段(如低频频段)和第二天线的辐射频段(如GPS频段)。其中,第一金属条可设置于靠近转轴的第一端的第一屏的边框上;第二金属条可设置于靠近转轴的第一端的第二屏的边框上。在柔性屏处于折叠态时,第一金属条可耦合第二金属条在第一天线的辐射频段产生辐射。这样可提高第一金属条在第一天线的辐射频段(如低频频段)以及在第二天线的辐射频段(如GPS频段)的天线性能。此时,第二金属条可作为第一金属条的寄生结构。
实施第一方面提供的天线装置,可有效使用副屏边框上设置的第二金属条,由于在副屏边框上的第二金属条上设置了第一滤波器,在柔性屏处于折叠态时提高了主屏边框上设置的第一金属条的辐射效率,优化第一金属条在柔性屏处于折叠态时的天线性能,减小柔性屏处于折叠态时和柔性屏处于打开态时的天线性能的差距。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一金属条上靠近第一开放端的一侧设置第二滤波器。第二滤波器可以在第二天线的辐射频段(如GPS频段)呈现带通到地。第二滤波器的引入可以产生一边界条件:第一接地点到第二滤波器的第二连接点之间的辐射体两端封闭,两端均为电流强点。第二滤波器至第一开放端之间的辐射体的1/4波长模式也可产生第二天线的辐射频段的谐振。这样,可补充第二天线的辐射频段的谐振,以提高第二天线的辐射性能。而且,通过设置第二滤波器,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32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