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膜过滤单元的运转方法及膜过滤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17064.6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3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宪太郎;小林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63/02 | 分类号: | B01D63/02;B01D65/00;C02F1/4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泽洲;陈浩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 单元 运转 方法 | ||
1.一种膜过滤单元的运转方法,前述膜过滤单元具备多个中空丝膜模块,且多个前述中空丝膜模块被并列地连接,前述中空丝膜模块在具有原液导入口、过滤液导出口、原液导出口的容器填充有中空丝膜,其特征在于,
具备过滤工序、汇集工序、回收工序,
在前述过滤工序中,将原液从前述原液导入口向前述容器内导入,从前述中空丝膜的一次侧向二次侧过滤,将所得到的过滤液从前述过滤液导出口向前述容器外导出,
在前述汇集工序中,使存在于前述容器内的前述过滤液从前述中空丝膜的二次侧向一次侧逆流,将所得到的逆流液从前述原液导入口及前述原液导出口的至少一方向前述容器外导出,在前述回收工序中,将前述逆流液从前述原液导入口及前述原液导出口的至少一方再次向前述容器内导入,从前述中空丝膜的一次侧向二次侧过滤,将所得到的回收液从前述过滤液导出口向前述容器外导出,
将同时实施前述过滤工序的前述中空丝膜模块的数量设为n1、将同时实施前述汇集工序的前述中空丝膜模块的数量设为n2、将同时实施前述回收工序的前述中空丝膜模块的数量设为n3时,
满足n1≥n2>n3的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过滤单元的运转方法,其特征在于,
实施前述回收工序的前述中空丝膜模块和实施前述汇集工序的前述中空丝膜模块不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过滤单元的运转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前述汇集工序和前述回收工序并行地实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膜过滤单元的运转方法,其特征在于,
前述汇集工序和前述回收工序借助加压气体而被实施,且实施前述汇集工序的前述加压气体的压力P2和实施前述回收工序的前述加压气体的压力P3满足P3<P2的关系。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膜过滤单元的运转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铅垂方向上,将实施前述回收工序的前述中空丝膜模块的前述原液导入口配置在比不实施前述回收工序的前述中空丝膜模块的前述原液导入口靠下方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膜过滤单元的运转方法,其特征在于,
前述中空丝膜是由疏水性的树脂形成的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膜过滤单元的运转方法,其特征在于,
前述疏水性的树脂由聚偏二氟乙烯构成。
8.一种膜过滤单元,前述膜过滤单元具备多个中空丝膜模块,且多个前述中空丝膜模块被并列地连接,前述中空丝膜模块在具有原液导入口、过滤液导出口、原液导出口的容器填充有中空丝膜,其特征在于,
导入加压气体的第1加压气体导入配管被连接于与前述原液导入口或前述原液导出口连接的配管或罐,
导入加压气体的第2加压气体导入配管被连接于与前述过滤液导出口连接的配管,
一部分的前述中空丝膜模块在将前述过滤液导出口和前述第2加压气体导入配管连接的前述配管上具备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膜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
一部分的前述中空丝膜模块还具备将前述过滤液导出口和过滤液回收配管或过滤液罐连接的旁路配管,
前述旁路配管不与前述第2加压气体导入配管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膜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
前述旁路配管的管径比前述过滤液回收配管的管径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706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基于光刻进行三维部件的生成性制造的方法
- 下一篇:改进的三件式容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