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毂式驱动装置及利用其的电动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17098.5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4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莫泰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11/16 | 分类号: | B62M11/16;B62M6/65;F16D4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锺维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9 | 代理人: | 罗银燕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毂 驱动 装置 利用 电动自行车 | ||
1.一种电动自行车用轮毂式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外罩,在内部形成有收容空间;
支撑轴,贯通并通过上述外罩,两端部固定设置于从电动自行车的车架分支的后叉;
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设置于上述支撑轴所贯通的外罩的两侧面与支撑轴之间,以能够围绕支撑轴旋转的方式支撑外罩;
电动马达,内置于上述外罩的内部,用于产生围绕支撑轴进行旋转的旋转力;
变速器,用于对上述电动马达的旋转力进行减速;以及
离合器,用于选择性地向外罩传递上述变速器的输出,
上述变速器由中心齿轮输入、行星架固定、齿圈输出方式的行星齿轮装置形成,上述齿圈通过一端与齿圈相连接的齿圈支架的另一端来与离合器相连接,
上述离合器由单向轴承形成,在上述单向轴承中,外轮被齿圈支架的另一端支撑,内轮被从上述外罩突出的离合器固定部支撑,
上述电动马达包括:
转子,背轭和磁铁层叠于转子支架的外轮;以及
定子,外周部以留有气隙的方式与上述转子的磁铁相向,中心部结合固定于支撑轴的外周,用于向上述转子施加旋转磁场,
上述转子支架的内轮与从上述中心齿轮延伸的延伸部相连接,
上述定子包括:
定子芯,多个齿部以放射状在环形轭的外周延伸;
绝缘膜,包围除了与上述转子的磁铁相向的外周面之外的多个齿部的四个侧面;
第一定子绝缘体及第二定子绝缘体,分别以与多个齿部和环形轭相对应的方式设置有环形本体和以放射状从上述环形本体延伸的多个延伸部,组装于上述定子芯的一侧及另一侧;
定子线圈,卷绕在被上述绝缘膜和第一定子绝缘体及第二定子绝缘体包围的齿部部分;以及
定子组件支架,外轮与定子芯的内周部相结合,通过多个连接筋相连接的内轮与上述支撑轴相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用轮毂式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齿圈和齿圈支架与外罩分离,
当上述电动马达工作时,上述离合器向外罩传递齿圈支架的输出,当上述电动马达停止时,阻断向齿圈支架传递外罩的前进方向旋转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用轮毂式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动马达由外转子型无刷直流马达构成,通过转子支架向行星齿轮装置的中心齿轮传递上述转子的输出,
上述中心齿轮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撑轴支撑,上述行星架固定于支撑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用轮毂式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行星齿轮装置包括:
中心齿轮,与上述电动马达的转子相连接;
多个行星齿轮,与上述中心齿轮的外周齿轮结合,进行自转;
行星架,以使上述多个行星齿轮分别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撑;
齿圈,上述多个行星齿轮内接;以及
齿圈支架,一端与上述齿圈的外周相连接,另一端与上述离合器相连接,
上述中心齿轮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撑轴支撑,上述行星架固定于支撑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用轮毂式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罩包括:
轮圈,以在内部形成有收容空间的方式形成杯子形状;以及
盖,外周部与上述轮圈的开口部相结合,
上述离合器固定部由向上述轮圈的收容空间内部突出而成的圆筒部形成,单向轴承的内轮被上述离合器固定部的外周部支撑,在上述离合器固定部的内周部与支撑轴之间安装第二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用轮毂式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分别设置于在上述轮圈和盖的中心所形成的各个贯通孔的内侧,
在上述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与支撑轴之间分别设置密封用O型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莫泰克有限公司,未经阿莫泰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1709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层和包含该光学层的层叠体
- 下一篇:有机磷化合物的制造方法